當前位置:法律圖書館>>法治動態>>學術動態>>候選人公示:第六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評選
//cciia.org.cn 2010-10-22 14:15:01 來(lai)源(yuan):法(fa)制網
候選人公示:第六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評選
第(di)六(liu)屆“全(quan)國(guo)(guo)十(shi)大杰出青(qing)年法(fa)(fa)學(xue)家(jia)”候(hou)選(xuan)人(ren)推薦工作(zuo)已于2010年8月(yue)31日結(jie)束,經(jing)初評單位(wei)推薦,并經(jing)中(zhong)(zhong)國(guo)(guo)法(fa)(fa)學(xue)會(hui)評選(xuan)委(wei)員會(hui)辦公(gong)室(shi)審(shen)核,確定第(di)六(liu)屆“全(quan)國(guo)(guo)十(shi)大杰出青(qing)年法(fa)(fa)學(xue)家(jia)”候(hou)選(xuan)人(ren)為111人(ren),現(xian)予以(yi)公(gong)布。即日起至(zhi)11月(yue)11日,如有異(yi)議(yi),請將書面意見以(yi)真實身份(fen)署名寄至(zhi)中(zhong)(zhong)國(guo)(guo)法(fa)(fa)學(xue)會(hui)評選(xuan)委(wei)員會(hui)辦公(gong)室(shi)(地址:北京市西(xi)城(cheng)區兵(bing)馬司胡同63號中(zhong)(zhong)國(guo)(guo)法(fa)(fa)學(xue)會(hui)研究部,郵編:(100034)。
中國法學會評選委員會辦公室
2010年10月13日
第(di)六(liu)屆“全國十(shi)大杰出青年法學(xue)家”候選人名單
(以姓氏筆劃為序)
萬 毅 男 1975年8月出(chu)生,漢族,中共黨員(yuan),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
研究專長(chang):刑(xing)事(shi)訴(su)訟法學
代表作論文(wen):1.論盤查。《法學研究》2006年第(di)2期。
2.刑事(shi)訴訟法解(jie)釋論。《中國法學》2007年第2期。
代表(biao)著作:《中國(guo)大陸刑事訴訟法理論與實務》,(臺灣(wan))元照出版(ban)社2009年。
于(yu)志剛 男(nan) 1973年5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bo)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da)學研究(jiu)生院副院長、教授。
研究專(zhuan)長:刑法學、刑事訴訟(song)法學
代表作(zuo)論文:1.網絡犯罪(zui)與(yu)中(zhong)國刑法(fa)應對》。《中(zhong)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qi)。
2.Abolition or retention: rethinking the death penalty in China.《中(zhong)國社會科學(英(ying)文(wen)版)》2009年第(di)2期。
代表著作(zuo):1.獨(du)著:《傳(chuan)統犯(fan)罪的網絡異化研究》,中(zhong)國檢察出版社2010年(nian)。
孔慶江 男 1965年12月(yue)出生(sheng)(sheng),漢(han)族,中共黨員,博士生(sheng)(sheng)導師,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xiang):國際經濟(ji)法學
代表作論文:1. China’s WTO Accession: Commitments and Implication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000.12
2. Enforcement of WTO Agreements in China: Illusion or Reality?
<Journal of World Trade,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1.11
代表著作: <China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 Legal Perspectiv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2002
王 軼(yi) 男(nan) 1972年6月出生,蒙古族,中(zhong)共黨員,博士生導(dao)師,中(zhong)國人民(min)大學法(fa)學院副院長(chang)、教授。
研(yan)究專長:民法學
代(dai)表(biao)作論文(wen):1.民(min)法價值判(pan)斷問題的(de)實體性論證(zheng)規(gui)則。《中(zhong)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2.論物權(quan)法的(de)規(gui)范配置。《中(zhong)國法學》2007年(nian)第6期(qi)。
代表著作:《物(wu)權變動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she)2001年。
王 健 男 1965年10月出生(sheng)(sheng),漢(han)族,中共黨員,博士生(sheng)(sheng)導師,西北政法大學(xue)研究生(sheng)(sheng)教育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教授。
研究專長:法(fa)理學、法(fa)律(lv)史
代表作論文:1.德國法(fa)在中(zhong)國傳播(bo)的一段軼史——從(cong)青島特(te)別高等(deng)專門學堂說到赫善(shan)心(xin)和晚(wan)清修(xiu)律。《比較法(fa)研究》2003年(nian)第1期。
2.西(xi)方政法知識(shi)在中國的早期傳(chuan)播(bo)——以《東西(xi)洋考(kao)每月(yue)統計傳(chuan)》為中心。《法律(lv)科(ke)學(xue)》2001年(nian)第(di)3期。
代表著作:《中(zhong)國(guo)近代的法律教育(yu)》,中(zhong)國(guo)政法大(da)學出版(ban)社2001年
王 磊 男(nan) 1965年4月(yue)出生,漢族(zu),中共黨員(yuan),博士生導師(shi),北(bei)京大學法學院教(jiao)授。
研究專長:憲(xian)法(fa)學
代表作論(lun)文:1.論(lun)人大釋法(fa)(fa)與香港司(si)法(fa)(fa)釋法(fa)(fa)的關系。《法(fa)(fa)學家》2007年第3期。
2.“一國(guo)兩(liang)制”在香港(gang)的成功(gong)實踐。《思(si)想(xiang)理論教(jiao)育導刊》2007年7月。
代表著作:《選擇憲法》,北京大學出版社(she)2003年12月(yue)。
王(wang)萬華 女 1973年4月出生,侗族,中(zhong)共黨員,博士生導師,中(zhong)國政法大學教授。
研究專長:行政法學
代表作(zuo)論(lun)文:1.論(lun)我(wo)國盡早制定行政程序(xu)法典的必要性與(yu)可(ke)行性。《中國法學》2005年(nian)第3期(qi)
2.論行(xing)政程序法的功能。《憲政與行(xing)政法治評論》(創(chuang)刊號),2004年
代表(biao)著(zhu)作(zuo):《行政(zheng)程序法研究》,中國(guo)法制(zhi)出版社2000年。
王世濤 男 1966年6月出生,漢族,民革黨員,博士,大連海事(shi)大學法學院教授。
研(yan)究專長:財(cai)稅法學
代表作論文:1.違憲構成初(chu)論。《法學(xue)家》2005年第(di)5期;
2.“兩個人(ren)權(quan)公約”與我國(guo)人(ren)權(quan)憲政(zheng)體(ti)制的整合。《法(fa)律科學》2001年第2期(qi)。
代表著作:《行政(zheng)侵權研究》,中國人(ren)民公(gong)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nian)。
王先(xian)林 男 1965年10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xue)法(fa)學(xue)院(yuan)副院(yuan)長、教授。
研究專長:經濟法(fa)學
代(dai)表(biao)作論文(wen):1.競(jing)爭(zheng)法視野(ye)的知識(shi)產權問題論綱(gang)。《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
2.論(lun)反(fan)壟斷法(fa)實(shi)施中的相關市場界(jie)定。《法(fa)律科學》2008年第1期。
代(dai)表著作:《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
王旭(xu)軍 男 1972年(nian)8月出生,蒙古族,中共(gong)黨員,博士,內蒙古自治(zhi)區高(gao)級人(ren)民(min)法(fa)院立(li)案一(yi)庭(ting)副庭(ting)長。
主要(yao)研(yan)究方向:行(xing)政訴訟法
代表作論文:1. 論人(ren)世后我國行政訴訟的發展方向。《法律適用》2002年第2期。
2. 法律運行中的(de)不確定性與再審(shen)制(zhi)度理念改革。《審(shen)判監督(du)指導(dao)》
2005年第2輯。
代表(biao)著作:《不(bu)動產登記司法(fa)審查》,法(fa)律出版社2010年(nian)。
王林彬 男 1973年10月出(chu)生,漢族,九三學社社員,博士,新疆大學法學院副教(jiao)授(shou)。
研(yan)究(jiu)專長:國際(ji)法學(xue)
代表作論文:1.On the Noumena of international law.<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ume8 Number3 November2009
2.《哈薩(sa)克斯坦(tan)礦(kuang)業(ye)投資法律(lv)制度研(yan)究》,俄(e)羅斯中亞東歐市場(chang),2009年第6期。
代表著作:《國際司法程(cheng)序(xu)價值論》,法律出(chu)版社2009年(nian)2月出(chu)版
王振(zhen)民(min) 男 1966年8月(yue)出生(sheng),漢(han)族,中共(gong)黨員,博士生(sheng)導師,清華(hua)大學(xue)(xue)法學(xue)(xue)院(yuan)院(yuan)長(chang)、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憲法學
代表作論文:1.略論法(fa)學教育與法(fa)律職業。《中國法(fa)學會》1996年第6期。
2.我國憲法可否進入(ru)訴訟。《法商研究(jiu)》1999年第5期。
代表著作:《中(zhong)央與特別行政區(qu)關系——一(yi)種(zhong)法治(zhi)結構的解析》,清華大學出版(ban)社2002年
王崇(chong)敏(min) 男 1965年1月出生,漢族(zu),中共黨(dang)員,碩士,海南(nan)大學法學院(yuan)院(yuan)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經濟法學
代表作論文:1.我國(guo)不動產登(deng)記(ji)制度若干(gan)問題探討(tao)。《中國(guo)法學》2003年(nian)第(di)2期。
2.論我國民(min)法典總則(ze)中(zhong)知識(shi)產權(quan)保(bao)護規則(ze)。《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bao)》
2008年第3期
代表(biao)著(zhu)作:《中國物權制度》,華文出版社2009年。
王錫鋅(xin) 男 1968年8月出生(sheng)(sheng),漢族,中(zhong)共黨(dang)員(yuan),博士生(sheng)(sheng)導師,北(bei)京大(da)學(xue)法學(xue)院(yuan)(yuan)副(fu)院(yuan)(yuan)長(chang)、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學
代表作論文:1行政正當(dang)性回歸(gui):中國新行政法(fa)的提出、問題(ti)及(ji)框架”。《清華法(fa)學》2009年第1期。
2. 當代行政的民主赤字問題及其克服(fu)。《法商研究(jiu)》2009年第1期(qi)。
代表著作:《行政程序法理念與制(zhi)度研究》,中國民主(zhu)法制(zhi)出版社 2007年
鄧思清 男 1966年4月出生,漢族,博士(shi),最(zui)高人民(min)檢(jian)察院檢(jian)察理(li)論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fang)向:刑事訴訟法學(xue)
代表作論文:1.刑事缺席審判(pan)制度研究(jiu)(jiu)。《法學研究(jiu)(jiu)》2007年(nian)第3期(qi)。
2.論我國司(si)法體(ti)制改(gai)革的(de)幾(ji)個問題。《中國法學》2003年第3期。
代(dai)表著作:《檢察權(quan)研究》,北京大學(xue)出(chu)版社2007年(nian)。
馮 軍 男 1965年(nian)12月出生,漢(han)族,民(min)建會員,博(bo)士生導(dao)師,中(zhong)國(guo)社會科學院(yuan)法學研(yan)究所副所長、研(yan)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xiang):行政法學(xue)
代(dai)表作論(lun)文:1.關(guan)于平衡論(lun)疏漏(lou)問題的幾點(dian)思考。《中國法(fa)學》1997年第2 期。
2.瑞典新聞(wen)出版自由與信息公開制度論要。《環(huan)球(qiu)法律評論》2003年
冬季號。
代表著(zhu)作:《行政處罰法新(xin)論》,中國(guo)檢察出版社2002年(nian)
馮玉(yu)軍(jun) 男 1971年1月出生(sheng),漢族(zu),中共(gong)黨員,博士生(sheng)導師,中國人民(min)大學(xue)法(fa)學(xue)院教授。
主要研(yan)究方(fang)向(xiang):法(fa)理學(xue)
代表作論(lun)文:1.權力(li)、權利(li)與(yu)利(li)益(yi)的博弈——中(zhong)國城(cheng)市房屋拆遷問題的法律與(yu)經濟(ji)分析(xi)。《中(zhong)國法學》2007年第(di)4期(qi)。
2.法律與全球(qiu)化(hua)一般理論述評。《中國法學》2002年第4期。
代表著作:《法經濟學范(fan)式》,清(qing)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馮曉(xiao)青(qing) 男 1966年3月(yue)出生,漢族,博(bo)士生導師,中(zhong)國(guo)政法(fa)大學民商(shang)經濟法(fa)學院(yuan)教授。
主要研究(jiu)方向(xiang):知識(shi)產權法
代表作論(lun)文:1.著作權擴張(zhang)及其緣由透視。《政(zheng)法(fa)論(lun)壇》2006年第6期。
2.知(zhi)識產(chan)權(quan)法的價值(zhi)構造——知(zhi)識產(chan)權(quan)法利益(yi)平衡機制研究。《中國
法(fa)學》2007年第1期(qi)。
代(dai)表著作:《知識產(chan)權法(fa)利益平衡理(li)論》,中國政法(fa)大(da)學出版社2006年。
左海聰 男 1966年2月出生,漢族(zu),民建會(hui)員,博士生導(dao)師,南開(kai)大(da)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國際經濟法(fa)學
代表作論(lun)文:1.直(zhi)接適用條約問題(ti)研(yan)(yan)究(jiu)。《法學研(yan)(yan)究(jiu)》2008年第3期。
2.論國(guo)(guo)際(ji)法部門的(de)劃分。《中國(guo)(guo)國(guo)(guo)際(ji)私法與比較法年刊(kan)》1998年
代表著作(zuo):《國際經濟法的理論與實踐》,武漢大(da)學出版社2009年
龍(long)衛球 男 1968年(nian)9月出生(sheng),漢族,博士生(sheng)導師,北(bei)京航空(kong)航天大(da)學(xue)法(fa)學(xue)院(yuan)院(yuan)長、教(jiao)授。
主要研(yan)究方向:民(min)商法學
代表(biao)作論文:1.規則嬗變與市場(chang)經濟(ji)——中(zhong)國民商經濟(ji)法(fa)治(zhi)建設(she)三十(shi)年(nian)。《私法(fa)研究》2009年(nian)第1期。
2.中(zhong)國(guo)物權法制的變(bian)遷與展望(wang)。《月旦民商法雜(za)志》2007年第3期。
代表著作:《民法總(zong)論》,中(zhong)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
付(fu)子堂(tang) 男 1965年10月(yue)出生,漢(han)族,中(zhong)共(gong)黨員(yuan),博士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校(xiao)長(chang)、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li)學
代表(biao)作論文:1.馬克(ke)思(si)主義法律(lv)思(si)想中國(guo)化研(yan)究論綱——寫在《現代法學》首任
主編黎(li)國智(zhi)教(jiao)授80壽(shou)辰之(zhi)際(ji)。《現代法(fa)學》2007年第5期。
2.關于自由的法(fa)哲學探討。《中國(guo)法(fa)學》2000年第2期。
代表著作(zuo):《馬(ma)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chu)版社2005年3月版。
任 強 男 1970年11月(yue)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bo)士,中山大(da)學法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法(fa)理學
代表作(zuo)論文:1.判(pan)決如何(he)作(zuo)出(chu)——以判(pan)斷(duan)類型為視角。《中國社會科(ke)學》2007年第
3期。
2.中國封(feng)建法(fa)(fa)再認識(shi)。《法(fa)(fa)學(xue)研究》2006年第2期。
代表著作(zuo):《知識(shi)、信(xin)仰與超越——儒家禮(li)法思(si)想解(jie)讀》,北京大學出(chu)版(ban)社2007年(nian)。
白 云(yun) 女 1971年5月出生,回族(zu),中共(gong)黨員,博士,哈爾濱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教(jiao)授。
主要研究方向(xiang):經濟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個人(ren)征信(xin)體(ti)系(xi)中知情權(quan)與(yu)(yu)信(xin)息(xi)隱私(si)權(quan)平衡的理念。《政治(zhi)與(yu)(yu)法律》2008年第11期。
2.論(lun)證券(quan)市場信用體系的(de)構建。《理論(lun)探討》2006年(nian)第6期。
代(dai)表(biao)著作:《個人征信法律規制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劉(liu) 楊(yang) 男 1965年1月(yue)出生,漢族,博士,遼(liao)寧大學法(fa)學院副教授。
主(zhu)要研究方向:法理學
代表作論文(wen):1.道德、法(fa)律(lv)、守法(fa)義(yi)務之間的系(xi)統(tong)性(xing)理論——自然(ran)法(fa)學(xue)說與法(fa)律(lv)實證主(zhu)義(yi)關系(xi)透(tou)視。《法(fa)學(xue)研究》2010年(nian)第2期(qi)。
2.正當(dang)性與合法性概念辨析。《法制與社(she)會發展(zhan)》2008年第3 期。
代(dai)表著作:《法律正(zheng)當性觀念的(de)轉(zhuan)變——以近代(dai)西方(fang)兩大法學(xue)派為中心的(de)研究》,北京大學(xue)出版社2008年。
劉 燕(yan) 女 1966年1月出生,漢(han)族(zu),中共黨員,博(bo)士生導師,北京大學(xue)法學(xue)院教授,《中外(wai)法學(xue)》副主(zhu)編。
主要研(yan)究方向:經(jing)濟法學 證券法
代表(biao)作(zuo)論文:1.走下“自(zi)由(you)裁量(liang)權”的(de)神壇(tan)——重新(xin)解讀凱立案以及“自(zi)由(you)裁量(liang)權”
之爭。《中外法(fa)學(xue)》2002年(nian)第5期(qi)。
2.股(gu)票期權的(de)法律(lv)與會計約束——伊利事件的(de)啟示。《北京(jing)大學(xue)學(xue)報》2008年第6期。
代表著作:《會計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劉風(feng)景 男(nan) 1965年4月出生(sheng),漢族(zu),中共黨員,博(bo)士,南開大學法學院教(jiao)授。
主要研究(jiu)方向:刑事訴訟(song)法學
代表(biao)作論文(wen):1.互(hu)聯網(wang):法律文(wen)本的新(xin)載體。《中國社會(hui)科學院研(yan)究生(sheng)學報》2006年(nian)第9期
2.不同意(yi)見(jian)寫(xie)入判(pan)決書的根(gen)據與方式。《環球法律評論》2007年第3期。
代表著作:《判例的法理》,法律出(chu)版社2009年。
劉仁文 男(nan) 1967年10月(yue)出生(sheng),漢族,中共黨員(yuan),博士,中國社科院法學所(suo)刑(xing)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yuan)。
主(zhu)要研(yan)究方向:刑法學
代表(biao)作論文:1.我國環境犯罪初步研究。《法學研究》1994年第3期。
2.破壞社(she)會主義市(shi)場經濟秩(zhi)序罪(zui)若干問題探(tan)討(tao)。《中(zhong)國法學》1997年第(di)4期。
代(dai)表(biao)著作:《過失危險(xian)犯研究》,中國政法(fa)大學出版(ban)社1998年。
劉立(li)霞 女 1967年10月出生,漢族(zu),九(jiu)三學(xue)社社員,博士,燕山大學(xue)文法學(xue)院副院長、教授。
主(zhu)要研(yan)究方向:刑事(shi)訴訟法學
代表作(zuo)論文:1.從(cong)許霆(ting)案(an)和劉涌案(an)看人(ren)格(ge)與(yu)人(ren)身危險(xian)性(xing)。《河北(bei)法學》2009年第2期。
2.論我國實行(xing)政府信息(xi)公開的價(jia)值。《理論前沿》2008年第16期。
代表著(zhu)作:《證人證言研究》,人民日報(bao)出版社(she),2006年。
劉亞叢 男 1968年9月(yue)出生,蒙(meng)古族,中共黨員,博(bo)士,內蒙(meng)古工(gong)業大(da)學教(jiao)授。
主要(yao)研究方向(xiang):經濟法學
代表作論文:1.中國經濟(ji)法的出路。《山(shan)西(xi)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ban))2009年第2期(qi)
2.經濟(ji)法基本原則(ze)的法哲學基礎。《山(shan)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di)4期
代(dai)表著作:《事實(shi)與解(jie)釋——在歷史與法律之間》,法律出(chu)版社(she)2010年。
劉志云(yun) 男 1977年(nian)4月出生,漢族,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法(fa)學院(yuan)教授(shou)。
主要研究方向:國際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復(fu)合(he)相互依賴:全球化背景下國際(ji)關系與國際(ji)法的發(fa)展路徑。
《中國社會科學(xue)》2007年(nian)第2期
2.“Legitimacy” of International Law: The Source and the
Paths to Overcome Crisis.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 2009,Vol.4, No.4.
代表著作(zuo):《當代國際(ji)法的發展:一種從國際(ji)關系理論視角的分析》,法律出版(ban)社(she)2010年。
劉國(guo)濤 男 1965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碩士,山東師范大學(xue)政法(fa)(fa)學(xue)院環境資源法(fa)(fa)學(xue)研究所(suo)所(suo)長、教授(shou)。
主要研究(jiu)方向:環境資源法學法學
代表作論文:1.“環境(jing)生產”的馬(ma)克(ke)思主(zhu)義理論解(jie)讀及其法(fa)學意義。《馬(ma)克(ke)思主(zhu)義研(yan)究》2009年(nian)第10期。
2.“環境法學(xue)方法論”的內容架(jia)構。《法學(xue)評論》2009年(nian)第5期。
代(dai)表著作:《節約型社會建設中的——綠色(se)產業與綠色(se)產業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
朱(zhu)大旗 男(nan) 1967年8月出生(sheng),漢族,中(zhong)(zhong)共黨員,博士生(sheng)導師,中(zhong)(zhong)國人(ren)民大學法學院(yuan)教(jiao)授(shou)。
主要(yao)研究方向:財稅法學
代表(biao)作(zuo)論(lun)文:1.出口退(tui)稅緣何高調(diao)調(diao)整。《法(fa)治周末(mo)》2010年7月(yue)15日。
2.對(dui)房地(di)產(chan)市場(chang)調控的若干思考。《國際商(shang)報》經濟(ji)與法導(dao)刊2010年6月23日
代表著作(zuo):《金融法(fa)》,中國人民(min)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朱謝群 男(nan) 1969年(nian)6月出生(sheng),漢族,中共黨員,博(bo)士,深圳大學(xue)法學(xue)院(yuan)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知識產權(quan)法
代表作論文(wen):1.信息共(gong)享與知識產權專有。《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6月。
2.也論知識(shi)產(chan)權(quan)。《科技與法(fa)律》2003年10月(yue)。
代表著作:《創新性智力成果與(yu)知識產權》,法律出版(ban)社2004年(nian)。
齊延平 男 1968年(nian)10月出生,漢(han)族,中共(gong)黨員,博士生導師(shi),山東大(da)學(xue)法學(xue)院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
代表作論文(wen):1.論古(gu)希(xi)臘哲學(xue)中人權基質之孕育。《文(wen)史哲》2010/3
2.轉(zhuan)型(xing)期中國法理學(xue)的多維(wei)面向。《中國法學(xue)》2008/2
代表著作:《自由大憲(xian)章(zhang)研究(jiu)》,中(zhong)國(guo)政(zheng)法大學(xue)出版社2007年。
余凌云 男(nan) 1966年(nian)3月出生,漢(han)族,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清(qing)華大學法學院教授(shou)。
主要研究(jiu)方(fang)向:行政法學(xue)
代表作論文:1.法院如何發展(zhan)行政法。《中國社會科學(xue)》2008年第1期(qi)。
2.行政法(fa)(fa)上(shang)合法(fa)(fa)預期之保護。《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代(dai)表著作:《行政法(fa)案例(li)分析的研究方法(fa)》,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宋功德 男 1971年4月出生,漢(han)族,中共黨員(yuan),博士,國家行政學院法(fa)學部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法學
代表作論(lun)文:1.尋(xun)找(zhao)均衡——行(xing)政過程的博弈(yi)分析。《中外法學》2002年第2期。
2.中國公法的崛起與(yu)政治變革(ge)。《法制與(yu)社會發展》2004年(nian)第2期。
代(dai)表(biao)著作:《行政法(fa)哲學》,法(fa)律出版社2000年。
張 軍 男 1965年5月出(chu)生,漢(han)族,中共黨員,博士,廣西大學(xue)法學(xue)院院長、教(jiao)授。
主要研(yan)究方向(xiang):憲法(fa)學(xue)、行政法(fa)學(xue)
代表作論文:1.法(fa)與德的沖(chong)突及其法(fa)理思考。《現代法(fa)學》2003年第(di)4期;
2.高等學(xue)校權力與權利的界限。《學(xue)術(shu)論壇(tan)》2003年第4期。
代表著作(zuo):《憲法隱私權(quan)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ban)社2007年。
張萬明 男 1965年(nian)7月出生(sheng),漢(han)族,中共黨員(yuan)(yuan),博士,中央(yang)臺辦法規局(ju)副局(ju)長(chang)、特邀研究員(yuan)(yuan)。
主要研究方向(xiang):國際(ji)私法學
代表作論文:1.略論涉外產(chan)品責任的法(fa)(fa)律適(shi)用。《中國(guo)法(fa)(fa)學》1988年第1期。
2.涉(she)外(wai)產品責任案件管轄(xia)權(quan)問題研究(jiu)。《法學(xue)評(ping)論》1990年第(di)3期。
代(dai)表著作:《涉臺(tai)法律問題(ti)總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
張(zhang)偉軍 男 1966年(nian)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yuan),學士,甘(gan)肅省張(zhang)掖市人(ren)民檢察院處長。
主(zhu)要(yao)研究方(fang)向:刑事訴訟(song)法學
代表作論文:審(shen)查(cha)起訴中證(zheng)據(ju)審(shen)查(cha)判斷的若干疑難(nan)問題研究(jiu)。《刑事司(si)法指南(nan)》總第24集。
代表著(zhu)作:《公訴人法庭辯論實(shi)務與(yu)技巧》,中國檢察(cha)出版社2008年。
張學(xue)軍 男 1967年10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浙江工(gong)商(shang)大學(xue)法(fa)學(xue)院(yuan)教授(shou)。
主要(yao)研究方向:婚姻家庭法學
代(dai)表(biao)作(zuo)論文:1.身份(fen)登記制度研究。《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
2.錯誤的生(sheng)命之訴的法(fa)律適用。《法(fa)學研(yan)究》2005年第(di)4期;
代表(biao)著(zhu)作(zuo):《論離婚后的扶養(yang)立(li)法》。法律出(chu)版(ban)社2004年。
張(zhang)建偉 男(nan) 1966年2月出生,漢族(zu),中共黨員,博(bo)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xiang):刑(xing)事訴訟法學
代表作論文:1.阿Q之死的(de)標本意義——為.《阿Q正傳》贅(zhui)附的(de)法律(lv)學(xue)解釋。《政法論壇(tan)》2009年第(di)1期(qi)。
2.竇娥(e)的“二度被害”。《清華法治論衡》2008年1月(yue)。
代(dai)表著作:《司法競技(ji)主義》,北京大(da)學出版社2005年。
張冠(guan)梓 男(nan) 1966年8月出生,漢(han)族,中(zhong)共黨員,博(bo)士,中(zhong)國(guo)社會科(ke)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ke)學研究中(zhong)心理事長、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法學、法律人(ren)類學社會(hui)學
代表作論文(wen):1.法人(ren)類學的理(li)論、方法及其流變。《國(guo)外(wai)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2.多元(yuan)與一體:文化背(bei)景下的中(zhong)國(guo)法律。《中(zhong)國(guo)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后論叢(cong)》2008年
代表著作:《論法的(de)成長——來自中國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zhi)的(de)詮(quan)釋》,社會(hui)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張德友(you) 男 1965年(nian)4月(yue)出生(sheng),漢族(zu),中共黨員,博士,吉林(lin)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主要研(yan)究方向(xiang):刑法學(xue)
代表作論(lun)文:1.試析入戶盜竊之(zhi)處(chu)斷。《法制與(yu)社會發展》2000年第4期(qi)。
2.黑社會(hui)組織犯罪(zui)的成因。《社會(hui)科(ke)學戰線》2000年第6期。
代表著作(zuo):《不(bu)能犯——刑事上(shang)的法外空間》,吉林人民(min)出版社2002年(nian)。
李 琛(chen) 女 1974年1月出(chu)生(sheng),漢族(zu),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fu)教授。
主(zhu)要研究方向:知識產(chan)權法
代表作論文:1.質(zhi)疑知(zhi)識產權之“人格財產一體性”。《中國社(she)會科學》2004年(nian)第2
期。
2.“法(fa)(fa)與(yu)人(ren)文”的方法(fa)(fa)論意(yi)義——以著作權法(fa)(fa)為模型。《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代表著(zhu)作:《論知識產(chan)權(quan)法的體系化》,北京大(da)學(xue)出版社(she)2005年
李(li)長健 男 1965年(nian)2月出生,苗族,中共黨(dang)員,博士生導(dao)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
主要(yao)研究(jiu)方向:經濟法學
代(dai)表(biao)作論文:1.論農民權益(yi)的經濟法保護——以利益(yi)與(yu)利益(yi)機制為視角(jiao)。
《中國法學(xue)》2005年(nian)第3期(qi)。
2. Study on the Property Right Institution for Peasant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in China.<The English edition of China Legal> Science,2005
代(dai)表著作:《中國(guo)農業補貼(tie)法律(lv)制度(du)研(yan)究(jiu)——以生存權(quan)與發(fa)展權(quan)平(ping)等(deng)為中心》,法律(lv)出(chu)版社2009年。
李玉華 女 1972年11月出生(sheng),漢族,博士,中國人(ren)民公安大學教授。
主要研(yan)究方向:刑(xing)事訴訟法學
代表作(zuo)論(lun)(lun)文:1.論(lun)(lun)刑事被害(hai)人國(guo)家補償制度。《政(zheng)法論(lun)(lun)壇》2000年第1期。
2.我國古代直訴制度及(ji)其對當今社會的影響。《政治與法(fa)律》2001年
第1期。
代表著作(zuo):《刑(xing)事證(zheng)明標(biao)準研(yan)究》,中國人民公(gong)安大(da)學出版社2008年(nian)。
李秀清 女(nv) 1966年3月(yue)出生,漢族,民(min)建會員,博(bo)士生導師,華東政(zheng)法(fa)大學(xue)(xue)教授(shou),華東政(zheng)法(fa)大學(xue)(xue)學(xue)(xue)報主編。
主要研(yan)究(jiu)方(fang)向:比(bi)較法(fa)學、外國法(fa)制史
代表作論(lun)文:1.中國移植蘇聯民法(fa)模式(shi)考。《中國社會(hui)科(ke)學》2002年第5期。
2.20世紀(ji)前期(qi)民法新潮(chao)流與《中華民國民法》。《政法論(lun)壇(tan)》2002年第1期(qi)。
代表著作(zuo):《日耳曼法(fa)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
李(li)建華(hua) 男 1967年6月出生,回族,中共黨員(yuan),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xue)法學(xue)院副院長、教(jiao)授。
主(zhu)要研(yan)究方向:民法學
代表作論文:1.論經(jing)濟(ji)法(fa)責(ze)任的構成要件(jian)及承(cheng)擔方式。《法(fa)制與社會發展(zhan)》1995年第6期。
2.對(dui)我國民法(fa)調整(zheng)對(dui)象的(de)再認(ren)識。《法(fa)制與(yu)社會(hui)發展》1996年第(di)6期(qi)。
代(dai)表(biao)著(zhu)作:《民法》,高等教(jiao)育(yu)出版社2003年。
應飛虎 男(nan) 1971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shi)生導(dao)師(shi),深(shen)圳大學法學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fang)向:經濟法學(xue)
代表作論文:1.權利(li)傾斜(xie)性配置(zhi)研(yan)究(jiu)。《中國社(she)會科學(xue)》2006年第3期。
2.公共(gong)規制中(zhong)(zhong)的信息工具。《中(zhong)(zhong)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代表著作:《信息、專(zhuan)利與(yu)交易安全:消費者保護研究》,北京(jing)大學(xue)出(chu)版社2008年
杜 群 女 1968年4月出生(sheng),漢(han)族(zu),中共黨員(yuan),博士(shi)生(sheng)導師(shi),武漢(han)大學環境法研究(jiu)所副所長(chang)、教授。
主要(yao)研(yan)究方向:環境資源法(fa)學
代表作論文(wen):1.環境法與(yu)自(zi)然(ran)資源法的(de)融合。《法學研(yan)究》2006年第(di)3期。
2.西北地(di)區(qu)水資(zi)源可持續管(guan)理與(yu)防(fang)治土地(di)退化的區(qu)域政策(ce)。《資(zi)源科(ke)學(xue)》2004年第(di)6期。
代(dai)表著作:《環(huan)境法融合論》,科(ke)學出版社2003年。
鄒碧華(hua) 男 1967年1月出生(sheng),漢族,中共黨員,博(bo)士,上海市長寧區人民(min)法院(yuan)院(yuan)長、教授(shou)。
主要研(yan)究方向:民商(shang)法學(xue)、民事訴訟法學(xue)
代表作論(lun)文:1.論(lun)擔(dan)保維持義務。《法學》2002年第11期。
2.論歸一性股權(quan)轉(zhuan)讓協議之效力。《法學》2005年10月。
代表著(zhu)作(zuo):《中國法(fa)官助理制度研(yan)究》,法(fa)律出版社2002年(nian)。
楊正萬 男 1966年11月出生,侗族,博士,貴州民族學院校長助理。
主要研究方向:刑事訴訟(song)法學
代表(biao)作論(lun)文:1.監(jian)視居住制度的困境(jing)與出(chu)路。《凱(kai)里(li)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2.監(jian)視(shi)居住制度功能分(fen)析。《貴州民族學院(yuan)學報》2008年第(di)6期(qi)。
代表著作:《死(si)刑的程序(xu)限制》,中(zhong)國人民公(gong)安(an)大學出版社(she)2008年。
楊臨宏 男(nan) 1965年4月出生(sheng),漢族(zu),中共黨員,學士,云南大(da)學出版社總編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xiang):行政法學
代(dai)表作論(lun)文(wen):1.特別權(quan)力關(guan)系(xi)理論(lun)研究(jiu)。《法學論(lun)壇》2001年第4期。
2.行政越權(quan)論。《思想(xiang)戰線》2002年第1期。
代表著作:《行政法學新領域問題研究》,云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汪世榮 男 1965年4月(yue)出生(sheng),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生(sheng)導師(shi),西北(bei)政法大學(xue)校長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中(zhong)國法制史
代表作論文:1.司法解釋批復四(si)題。《法律(lv)科學》2000年第4期。
2.“以貸還貸”中的保證人(ren)(ren)責任---以最高人(ren)(ren)民法院公(gong)布判(pan)決為對象。
《法律科(ke)學》2005年(nian)第6期。
代表著作:《中國(guo)古代判詞研究》,中國(guo)政法大學出(chu)版(ban)社(she)1997年。
沈橋林 男 1965年12月出生(sheng),漢族,博士,江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yuan)副(fu)院(yuan)長(chang)、教授。
主要研究(jiu)方向:憲法(fa)與(yu)行政法(fa)法(fa)學(xue)
代表作論文:1.法治(zhi)的(de)超(chao)國(guo)家價值——簡論東亞一體化的(de)法律機制選擇(ze)。《法學(xue)評論》2009年第4期(qi)。
2.WTO的憲法(fa)解讀。《政治與法(fa)律》2007年第(di)12期。
代表著作:《從(cong)世貿(mao)組織看國家主權》,法律出版社2008年(nian)
肖 輝(hui) 男(nan) 1966年2月出生,漢(han)族,中(zhong)共黨(dang)員,學士(shi),河北(bei)省(sheng)政(zheng)法干部管理學院教授(shou)。
主要研究方向(xiang):法理學
代表作(zuo)論文:1. 區(qu)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聯(lian)合立法”的構想。《河北(bei)學刊》2008年第6期。
2.社(she)區規則的分類(lei)研究。《河北學(xue)刊(kan)》2007年(nian)第2期。
代表著作:《法治不是童(tong)話》,河北人民(min)出版社2009年。
肖永平(ping) 男 1966年(nian)2月(yue)出生,漢(han)族,中共黨員,博(bo)士生導師,武漢(han)大學(xue)法(fa)學(xue)院院長、教授。
主要(yao)研究方(fang)向(xiang):國際法學
代表作論文:1.最密切聯系原(yuan)則在中國沖突(tu)法中的(de)應用(yong)。《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3期。
2.價值取向與中國(guo)沖突法立法。《中國(guo)法學》1994年(nian)第5期(qi)。
代(dai)表著作:《法理學(xue)視(shi)野(ye)下(xia)的沖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nian)。
肖金(jin)明 男 1965年8月出生,漢族,中共(gong)黨員,博(bo)士生導師,山(shan)東大學學術研究(jiu)部(bu)副(fu)部(bu)長(chang)、教授(shou)。
主(zhu)要研(yan)究方向:憲(xian)法學(xue)、行政法學(xue)
代表作論文:1.完善和發展國家賠(pei)償(chang)制度。《山東大學學報(社(she)科版)》2010年(nian)第3期。
2.中(zhong)國環(huan)境法治的變革與轉型。《中(zhong)國行(xing)政管理》2009年第11期。
代表(biao)著作:《公法(fa)之途》,山東友誼出版(ban)社2009年。
蘇號朋 男(nan) 1970年(nian)1月出生,民革,中共黨員(yuan),博(bo)士生導(dao)師,對外經濟(ji)貿易(yi)大(da)學法學院教授。
主(zhu)要研究方向:民法學
代表(biao)作論文(wen):1.轉租的法(fa)律(lv)結構分析。《浙(zhe)江社(she)會科學》2007年(nian)第2期。
2.論契約(yue)自由興起的歷(li)史背(bei)景及(ji)其價值。《法律科學(xue)》1999年(nian)第(di)5期。
代表著作:《格式合同研究》,中國(guo)人民(min)大學出版(ban)社2004年
蘇永生(sheng) 男(nan) 1973年7月出生(sheng),回族,中共黨(dang)員,博士,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shou)。
主要(yao)研究方向(xiang):刑(xing)法學
代表作論文(wen):1.轉租的法律結構分析。《浙江社會科學(xue)》2007年(nian)第2期。
2.論契約自由興起的歷史背景及其價值。《法律科學》1999年(nian)第(di)5期(qi)。
代表著(zhu)作:《格式(shi)合(he)同研究》,中國人(ren)民大(da)學出版社2004年。
邱 本 男(nan) 1966年(nian)2月出生,漢族(zu),博士(shi)生導師,中國社(she)會科學院法學研究(jiu)所研究(jiu)員。
主要研究方向:經濟法學
代表作論(lun)文:1.無償(chang)人(ren)權和凡人(ren)主義。《哲(zhe)學(xue)研究(jiu)》1997年第2期。
2.從契約到人權。《法(fa)學研究》1998年11月。
代表著作(zuo):《自由競爭與秩序(xu)調控(kong)——經濟法(fa)的基礎(chu)建構與原理闡釋》,中國(guo)政(zheng)法(fa)大學出版社2001年(nian)。
陸平輝 男 1966年(nian)6月出生,漢(han)族(zu),博士(shi),中(zhong)央民族(zu)大學(xue)法學(xue)院副研(yan)究員(yuan)。
主要研究方向:憲法學、民族(zu)法
代表(biao)作論(lun)(lun)文:1.試論(lun)(lun)澳門(men)特(te)區的(de)國家(jia)認同(tong)和(he)民族認同(tong)建(jian)設(she)。《學習與(yu)探(tan)索》2009年
第6期。
2.中國民(min)(min)族(zu)散居化的歷史原因和考察。《貴州民(min)(min)族(zu)研(yan)究》2008年第(di)5
期。
代表(biao)著作(zuo):《憲法(fa)權利訴(su)訟(song)研究》,知識產(chan)權出版社2008年。
陳 力 女 1966年10月(yue)出生(sheng),漢(han)族(zu),中共黨員,博(bo)士(shi)生(sheng)導(dao)師,復(fu)旦大學法學院(yuan)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國際私法(fa)與國際經濟(ji)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內地與(yu)香港民商事(shi)判決的相互承(cheng)認與(yu)執行:現(xian)狀(zhuang)與(yu)前(qian)瞻。《人大(da)復(fu)印資料》2001年第(di)1期。
2.內地(di)與香港民(min)事管轄權的沖突與協調。《中國國際私法與比較法年(nian)(nian)刊》法律出版社2001年(nian)(nian)。
代表著作:《國際貿易救濟(ji)法律制度中的非市場(chang)經濟(ji)規則》,上海人民出(chu)版社(she)2007年。
陳(chen) 剛 男 1965年3月出生(sheng),漢(han)族(zu),致公(gong)黨員,博士生(sheng)導師,華東政法大學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民事訴(su)訟(song)法學(xue)、司法政策(ce)學(xue)
代表作論文(wen):1.民事上(shang)訴審級制度再(zai)認(ren)識。《中國法學》2009年第1期。
2.證明責任法(fa)與實定法(fa)秩(zhi)序(xu)的維護。《現代法(fa)學》2001年第4期。
代表著作(zuo):《證(zheng)明責任研究》,中(zhong)國人民大學(xue)出版社2000年。
陳(chen)云良 男 1965年6月出生(sheng)(sheng),漢族,中共黨(dang)員,博士生(sheng)(sheng)導師,中南大學(xue)法(fa)學(xue)院教授(shou)。
主要研究(jiu)方(fang)向:經(jing)濟(ji)法學
代表作論文:1.轉軌經濟法學(xue):西方范式與中國現(xian)實(shi)之抉擇。《現(xian)代法學(xue)》2006年(nian)第3期(qi);
2.回到中國——轉(zhuan)軌經濟法的(de)存(cun)在及(ji)其價值。《法制與社會(hui)發展(zhan)》2007年第6期。
代表著作:《中(zhong)國(guo)經濟(ji)法的(de)國(guo)際化路徑(jing)》,中(zhong)國(guo)政法大學出(chu)版社2004年。
陳華彬 男 1967年(nian)11月(yue)出生(sheng),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生(sheng)導(dao)師(shi),中央(yang)財經(jing)大學(xue)(xue)法學(xue)(xue)院教授。
主(zhu)要(yao)研(yan)究方(fang)向(xiang):民法(fa)學
代表(biao)作論文(wen):1.羅馬法(fa)的traditio、stipulatio與近現代私法(fa)上無因性(xing)概念的形成。《中(zhong)國法(fa)學》2009年(nian)第(di)5期。
2.遺失物拾得(de)的若干問題。《法學研究》1992年第3期。
代表著(zhu)作:《物權法原(yuan)理》,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1998年。
周光權(quan) 男(nan) 1968年1月出生,漢(han)族,博士生導(dao)師(shi),清華大學(xue)法學(xue)院教授。
主要(yao)研究方向:刑(xing)法學
代表作論文:1.抽象性問題及其意義:對刑法(fa)領域法(fa)治(zhi)立場的初(chu)步(bu)考察(cha)。《中(zhong)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qi)。
2.違法(fa)性判斷得基準(zhun)與行為無價值論(lun)——兼論(lun)中國刑(xing)法(fa)學的立場(chang)定位。《中國社會科(ke)學》2008年第(di)4期。
代表著作:《法治視野(ye)中的刑法客(ke)觀主義》,清華大(da)學出版社2002年。
周佑勇 男(nan) 1970年(nian)10月(yue)出生,漢(han)族,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shi),東(dong)南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shou)。
主(zhu)要研究(jiu)方向:行政(zheng)法學
代表(biao)作論文:1.行政(zheng)法的程(cheng)序正(zheng)當(dang)原則(ze)。《中(zhong)國社會科(ke)學》2004年(nian)第(di)4期。
2.行政(zheng)裁量的治理。《法學研(yan)究(jiu)》2007年(nian)第2期。
代(dai)表著作:《行政法(fa)基本原則研(yan)究》,武漢大(da)學(xue)出版社2005年(nian)。
林旭霞 女 1965年(nian)6月(yue)出生,漢族(zu),中(zhong)共(gong)黨員,博(bo)士(shi),福建(jian)師范大學(xue)經(jing)濟法律學(xue)院院長、教授。
主(zhu)要(yao)研究(jiu)方向:民法學
代表作論文:1、虛擬(ni)財(cai)產權(quan)性質論,《中國法(fa)學(xue)》2009年第1期;
2、論(lun)網絡游戲中虛擬(ni)財產的法律屬性,《中國法學》2005年第2期;
代(dai)表著作:《虛擬(ni)財(cai)產(chan)權研究》,法律出版社(she),2010年;
歐(ou)福永 男 1975年8月出(chu)生,漢族(zu),中(zhong)共黨(dang)員,博士(shi),湖南師范大學(xue)法學(xue)院教授(shou)。
主要研究方向:國際法(fa)學
代表作(zuo)論文:1.WTO<SCM協(xie)議>下補(bu)貼(tie)問題(ti)法律對(dui)策研究。《中國法學》2001年(nian)第4期。
2.論(lun)(lun)反補貼調查中實(shi)質損(sun)害威脅(xie)的確定。《環(huan)球法律評論(lun)(lun)》2010年(nian)第4期(qi)。
代表著作(zuo):《國際(ji)民事訴訟中(zhong)的禁訴令》,北(bei)京(jing)大(da)學出版社2007年。
單文(wen)華(hua) 男 1970年2月(yue)出生,漢族,中(zhong)共黨員,博士生導(dao)師,西安交通大學法(fa)學院院長(chang)、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國(guo)際經濟法學
代表作論文:1. Umbrella Clause and Investment Contract Under Chinese BIT: Are the Latter Covered by the Former? <11 The Journal of World Investment & Trade> 2, April 2010, Pp.1-33.
2.“Redefining the Chines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in WangGungwu and Zheng Yongnian (eds.)<China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Routledge,2008.
代表著作: <Chinese Investment Treaties: Policy and 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牛(niu)津大學出版社2009年
鄭(zheng)少華 男 1969年1月出生,漢(han)族,民盟(meng)(meng)盟(meng)(meng)員(yuan),博(bo)士生導師,上(shang)海(hai)財經大學(xue)法學(xue)院(yuan)院(yuan)長、教(jiao)授。
主要研究(jiu)方向(xiang):經(jing)濟(ji)法(fa)學(xue)、環境資源法(fa)學(xue)、社會法(fa)學(xue)
代(dai)表作(zuo)論文:1.融(rong)券買賣監管的法律思考——兼析危機前后的美國(guo)賣空監管。《中國(guo)法學》2010年第4期(qi)
2.我國(guo)合作(zuo)金(jin)融組織形式(shi)法律制(zhi)度發(fa)展初論——基(ji)于解決合作(zuo)金(jin)融商業化問題的視角(jiao)。《上海財經大學(xue)學(xue)報》2008年第(di)4期(qi)
代表著作:《生態主(zhu)義法哲(zhe)學》,法律出版社2002年。
鄭尚(shang)元(yuan) 男 1965年(nian)11月出(chu)生,漢族(zu),中共黨員,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主要研(yan)究方(fang)向:社會法學
代表作論(lun)文:1.社會法定位(wei)與未來。《中(zhong)國(guo)法學》,2003年(nian)第5期
2.雇傭關系調整的法(fa)律分界。《中國法(fa)學》,2005年第3期
代表著作(zuo):《勞動爭議處理(li)程序(xu)法(fa)的現代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3年。
岳彩申 男 1965年9月出生(sheng)(sheng),漢(han)族,中(zhong)共黨員,博士(shi)生(sheng)(sheng)導師,西南政(zheng)法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xiang):經濟法學、金融法
代表(biao)作論文:1.經濟法利益(yi)分配功能之解釋。《社會科學研(yan)究》2002年第3 期(qi)。
2.理論的(de)解釋力(li)來自哪里:中國經(jing)濟法(fa)學(xue)研究的(de)反思。《政(zheng)法(fa)論壇》2005年(nian)第6期。
代(dai)表著作:《論經濟法的形式理(li)性》,法律出(chu)版社2004年(nian)。
易繼明 男(nan) 1968年(nian)2月出生,漢族,博士生導師(shi),華中科技大(da)學(xue)(xue)法學(xue)(xue)院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國(guo)際私法學
代表作論文(wen):1.評財產權勞(lao)動學(xue)說。法學(xue)研究》2000年第3期。
2.財產權及其哲學(xue)基礎。《政法論(lun)壇》2000年第3期。
代表著作:《私法(fa)精(jing)神與制(zhi)度選擇――大(da)陸法(fa)私法(fa)古典模式的歷(li)史含義》,中國政法(fa)大(da)學(xue)出(chu)版社2003年(nian)。
羅培新 男 1974年8月出(chu)生,漢族,中共黨員,博(bo)士生導(dao)師,華東(dong)政法大學國際(ji)金融(rong)法律學院院長、教授(shou)。
主要研究方向:國(guo)際經濟法學
代(dai)表作論文(wen):1.科學化(hua)與非政治化(hua):美國(guo)(guo)公(gong)司治理規則(ze)研究述評。《中(zhong)國(guo)(guo)社會科學》2008年第(di)6期。
2.美國(guo)金(jin)融(rong)監管(guan)法(fa)(fa)律與政策之反思(si):兼及對我國(guo)金(jin)融(rong)法(fa)(fa)律之借(jie)鑒。《中國(guo)法(fa)(fa)學(xue)》2009年第(di)3期。
代表著作:《公司(si)法的合(he)同解釋》,北京大(da)學出(chu)版社(she)2004年(nian)。
苗(miao)連營 男(nan) 1965年11月(yue)出生,漢族,中(zhong)共(gong)黨員,博(bo)士生導師,鄭州大學(xue)(xue)法學(xue)(xue)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xiang):憲法(fa)學
代表(biao)作論文(wen):1.民生問題的憲法學(xue)思考(kao)。《國(guo)家檢(jian)察官學(xue)院(yuan)學(xue)報》2010年第3期(qi)。
2.立法的偏頗及其校正。《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3期(qi)。
代表著作(zuo):《立法程(cheng)序論》,中(zhong)國檢察(cha)出版社(she)2001年(nian)。
封麗霞 男 1973年11月出(chu)生,漢族,中(zhong)共黨員,博士,中(zhong)共中(zhong)央黨校(xiao)政法部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法理學等
代表作論文:1.法(fa)(fa)典法(fa)(fa)、判例法(fa)(fa)亦(yi)或“混合法(fa)(fa)”:一個認識論的立場。《環球法(fa)(fa)律評論》2003年秋(qiu)季卷。
2.政黨與司法(fa):關聯與距(ju)離(li)——對美國司法(fa)獨立的另(ling)一種解讀。《中外法(fa)學》2005年第4期。
代表(biao)著(zhu)作(zuo):《法典(dian)編纂論——一個比較法的(de)視角(jiao)》,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姜(jiang)俊祿 男(nan) 1966年3月出生(sheng),漢族,中共(gong)黨(dang)員,博(bo)士,北京市金杜律(lv)師(shi)事務所合(he)伙人。
主要研(yan)究(jiu)方向:社會法學
代表作論文(wen):1.集體合同(tong)—歷史演(yan)變、理(li)論評述及利益共享理(li)論的提(ti)出。《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論壇系列叢書(人民日報出版社)》2005年(nian)。
2. 評說(shuo)勞(lao)動(dong)法(fa)的十(shi)大(da)功勞(lao)和(he)十(shi)大(da)缺陷。《勞(lao)動(dong)法(fa)和(he)社會保障法(fa)論壇系(xi)列叢書(shu)(人民日(ri)報出版(ban)社)》2005年。
代表著作:《勞動仲裁》,法律出版社(she)2004年。
趙(zhao)貴龍 男(nan) 1965年(nian)7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學士,山東汶上縣人(ren)民法(fa)院院長、教授(shou)。
主(zhu)要研究方向:訴(su)訟(song)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等。
代(dai)表作(zuo)論文:1.設立(li)大司(si)(si)法(fa)區:司(si)(si)法(fa)體制改革(ge)的重點工程。《人民(min)司(si)(si)法(fa)》2003年第6期。
2.論香港(gang)的(de)司法獨立。《海(hai)外法學》1989年1-2期。
代(dai)表著(zhu)作:《司法(fa)的創(chuang)新(xin)與詮釋》,法(fa)律出版社2010年(nian)。
唐保銀(yin) 男 1965年8月出生,漢族,中共(gong)黨員(yuan),博士,安(an)徽(hui)省(sheng)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ce)研(yan)究室副主(zhu)任(ren)。
主(zhu)要研究方向:刑法(fa)(fa)學、經濟法(fa)(fa)學
代表作論(lun)文:1.檢察機關內部監督(du)制(zhi)約機制(zhi)的完善(shan)。《法學(xue)》2001年第3期;
2.貪污罪之立(li)法完善芻議。《法律科(ke)學(xue)》2007年第25卷(juan);
代表著作:《貪污論》,中國檢察出版社(she)2007年。
徐 陽 女 1974年4月出(chu)生,漢(han)族(zu),中共黨員,博士(shi),遼寧大學(xue)法(fa)學(xue)院副(fu)教授。
主要研究方(fang)向:刑事訴訟法學
代表作論文:1.我(wo)國適用刑事和解制度泛(fan)化傾(qing)向(xiang)檢省與(yu)矯正。《法(fa)商研究(jiu)》2008
年第6期。
2.刑事和(he)解中國家權力(li)過度推進(jin)之危害(hai)與防范。《法學(xue)評論》2009
年第6期。
代表(biao)著(zhu)作:《刑事審判權主體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xu)滌宇(yu) 男 1970年7月出生(sheng),漢族(zu),民盟盟員,博(bo)士(shi)生(sheng)導師,湖南大學(xue)法學(xue)院副院長、教(jiao)授(shou)。
主要(yao)研究方(fang)向:民商法學
代表作論文:1.論法律(lv)行(xing)為變更權(quan)的期(qi)間(jian)限制(zhi)。《中國法學(xue)》2009年第(di)6期(qi)。
2.間接(jie)代理(li)制(zhi)度對(dui)仲裁(cai)條款的適用。《法學研究》2009年第1期。
代(dai)表著作:《原(yuan)因(yin)理(li)論研究》,中國政法(fa)大學出版社(she)2005年。
秦國榮 男 1965年10月(yue)出生(sheng),漢族,中(zhong)共黨員,博士,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主(zhu)要研究方向:社會(hui)法(fa)學、國際經(jing)濟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無(wu)固定(ding)(ding)期限勞動合同(tong):勞資倫(lun)理定(ding)(ding)位與制度安排(pai)。《中國法學》2010年第2期。
2.維(wei)權(quan)與控權(quan):經(jing)濟(ji)法的本質及功能(neng)定位(wei)——對“需要(yao)干(gan)預說”的理論評析。《中國法學》2006年(nian)第2期。
代(dai)表著作:《市民社(she)會與法的內在邏輯(ji)——馬克思的思想及其時代(dai)意義》,社(she)會科(ke)學文獻(xian)出(chu)版社(she)2005年。
高(gao)利紅 女(nv) 1970年9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中南財經政法(fa)大學法(fa)學院副(fu)院長、教授。
主(zhu)要研究方向(xiang):環境(jing)資源(yuan)法學(xue)
代表作論(lun)文(wen):1.森林權(quan)屬的法律體系構造。《現代法學》2004年10月。
2.林業權之物權法體(ti)系構造。《法學》2004年(nian)12月。
代表著(zhu)作:《動物的法(fa)律地位(wei)研究(jiu)》,中國政法(fa)大學出版社2005年(nian)。
熱衣木江(jiang)·日木夏 男(nan) 1965年2月出生(sheng),維(wei)吾爾族,本(ben)科(ke),新疆財經大學副教(jiao)授(shou)。
主(zhu)要研究方向:刑法學
代表作論文:1.消費者在消費中應注意的幾個法律問題。《經濟(ji)管理干(gan)部(bu)學(xue)院學(xue)報(bao)》2001年第(di)3期。
2.關于消費糾(jiu)紛的訴訟時效(xiao)。《新疆(jiang)財(cai)經(jing)》2002年第2期。
代表著作:《新編(bian)經濟法學復習手(shou)冊》,新疆(jiang)人民出版社(she) 1999年。
梁上(shang)上(shang) 男 1971年1月(yue)出生(sheng)(sheng),漢族,民盟(meng)盟(meng)員(yuan),博(bo)士生(sheng)(sheng)導師,浙江大(da)學法(fa)學院(yuan)(yuan)副院(yuan)(yuan)長、教授。
主(zhu)要研究方向:民商法(fa)學
代表作(zuo)論文(wen):1.股份公司發起人的責任。《法學研(yan)究》1997年第(di)6期。
2.利益的層次結構和利益衡(heng)量的展(zhan)開。《法學研究》2002年第1期(qi)。
代表(biao)著作:《論股東(dong)表(biao)決權------以(yi)公司控制(zhi)權爭奪為(wei)中心展開》,法律(lv)出版社2005
年。
常紀文 男 1971年(nian)4月(yue)出生,漢族(zu),農工民主(zhu)黨黨員,博士,中國社會科學(xue)院法(fa)學(xue)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li)局(ju)副局(ju)長。
主要研究方向:環(huan)境(jing)資源法學
代表(biao)作論文(wen):1.“動(dong)物權利”的法律保(bao)護。《法學研究》2009年第4期。
2.建設環境友(you)好(hao)型(xing)社(she)會的法制措施(shi)。《人(ren)民日報》2005年11月16
日
代表著作:《環境法律責任原理研究》,湖南人民(min)出版社2001年。
章志遠 男 1975年5月出生(sheng),漢族(zu),中共黨員,博士,蘇州大學法學院教(jiao)授。
主要研究方向:行(xing)政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民(min)營(ying)化(hua)、規制改革(ge)與新(xin)行政法的興起——從公(gong)交(jiao)民(min)營(ying)化(hua)的受挫切入。《中(zhong)國法學》2009年第2期。
2.私車牌照的(de)拍賣(mai)、管制(zhi)與行政法的(de)革新。《法學》2008年第6期。
代表(biao)著作:《行政(zheng)訴(su)訟類型構造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
鄂曉(xiao)梅 女 1970年3月出(chu)生(sheng),達斡(wo)爾(er)族,博士(shi),內蒙古大(da)學法學院教授。
主(zhu)要研究方向:國(guo)際法學
代表作(zuo)論文:1.China’s WTO acces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Policy.<Journal of World Trade,> 2009年第43卷第3期,SSCI。
2.以(yi)勞工標準為基礎(chu)的單(dan)邊貿易措施與WYTO規則 。《環球法律評論》2010年第2期。
代(dai)表著(zhu)作:《單邊(bian)PPM環境(jing)貿(mao)易措施與WTO規則(ze):沖突(tu)與協調》,法(fa)律從出(chu)版社2007年
黃文藝 男 1971年(nian)8月出(chu)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shi),吉林大學法學院(yuan)副院(yuan)長、教授。
主要研(yan)究方向:法理學
代表作論(lun)文:1.論(lun)高校社會(hui)主義(yi)法治理(li)念教(jiao)育。《思想理(li)論(lun)教(jiao)育導刊》2010年第5期。
2.信(xin)息不充分條件下的立法策略(lve)。《中(zhong)國法學(xue)》2009年第3期。
代(dai)表(biao)著作:《中(zhong)國法律發展的法哲(zhe)學(xue)反思(si)》,法律出版社2010年。
黃世席 男 1969年4月(yue)出生,漢族,九三學社(she)社(she)員(yuan),博士,山東大學法(fa)學院教授。
主(zhu)要研(yan)究方向:國(guo)際體育法(fa)和比較體育法(fa)學(xue)
代表作論文:1.北京奧運會仲裁四題(ti)。《體育科學》2007年(nian)第9期。
2.奧運會參賽運動員(yuan)贊(zan)助協(xie)議中(zhong)的法律問題。《法學》2008年第4期(qi)。
代表著作:《奧運會法律問題》,法律出版社2008年。
黃勝春 男 1966年10月(yue)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好(hao)口(kou)市中級人民(min)法院專委、四級法官。
主要研(yan)究方向(xiang):國際經濟法學(xue)
代(dai)表作(zuo)論文:1.略論我國民事(shi)訴訟中的刑法(fa)保(bao)護。《現代(dai)法(fa)學(xue)》1993年第1期
2.論我國民事訴(su)訟中的(de)質(zhi)證(zheng)制度(du)《法(fa)學(xue)評論》1995年(nian)第5期
代表著作:《中國仲裁制度的修改與(yu)完善(shan)》,人民出版(ban)社 2005年。
黃維智 男 1968年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yuan),博士,成(cheng)都(dou)市(shi)人民檢察院公訴一處處長。
主要研究(jiu)方向:刑事訴(su)訟法學(xue)、證據學(xue)
代(dai)(dai)表作論文:1.刑事訴訟(song)制度(du)的現(xian)代(dai)(dai)潮流——中立與合意。《中國法學(xue)》2006年3
月[英文版]。
2.中立與合意——兩大法系鑒定證據制度的融合。《現代法學(xue)》2004
年第2期。
代表著作:《刑事證明責(ze)任問(wen)題研究》,北大(da)出版社(she)2007年。
董玉庭 男(nan) 1969年10月(yue)出生(sheng),漢(han)族,中共(gong)黨員,博士生(sheng)導師,黑龍(long)江大學研究(jiu)生(sheng)院院長、教授(shou)。
主(zhu)要研究(jiu)方(fang)向:刑法學
代表作論文:1.司法語境下的法律人思維。《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di)5期(qi)。
2.主觀超(chao)過因素新(xin)論(lun)。《法學研究》2005年第7期。
代表(biao)著作(zuo):《盜竊罪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
傅(fu) 穹 男 1970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dang)員,博(bo)士生導師,吉林財(cai)經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shou)。
主要(yao)研究方向:民商法學
代表作(zuo)論文:1.公司社會(hui)責任的法律迷思與規制路徑。《社會(hui)科學戰線》2010年第1期。
2.金融(rong)監管(guan)的變局與路徑(jing):以金融(rong)危機為(wei)背景的法律觀察。《社(she)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6期。
代表著作:《重思公司資本制原(yuan)理》,法(fa)律(lv)出版社(she)2005年。
傅郁林 女 1965年(nian)10月(yue)出生(sheng),漢族,中共(gong)黨員,博士生(sheng)導師,北京大學法學院副(fu)教授。
主要(yao)研(yan)究方向:民(min)事訴訟法學
代表(biao)作論文:1.自由裁量管轄權及其行使。《北(bei)大法律評論》2010年第1期。
2.我國職(zhi)能分層目標下的高層法(fa)院(yuan)職(zhi)能轉型。《清華法(fa)學》2009年(nian)第(di)
5期。
代表著作:《民事司法制度的功能(neng)與結構》,北京(jing)大學出(chu)版社2006年。
曾粵興 男(nan) 1965年(nian)1月出(chu)生,漢族(zu),中共黨員,博士,昆明(ming)理工大學(xue)法學(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chang)、教授。
主要(yao)研究方(fang)向:刑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刑(xing)法(fa)學(xue)研(yan)究方法(fa)論要(yao)。《刑(xing)法(fa)評(ping)論》第7卷2005年。
2.刑(xing)法(fa)(fa)學方法(fa)(fa)對刑(xing)法(fa)(fa)立法(fa)(fa)與司(si)法(fa)(fa)的意義。《中(zhong)國刑(xing)事法(fa)(fa)雜志》2005年
第4期。
代表著作:《正義的訴求》,法律(lv)出(chu)版(ban)社(she)2003年。
蔣(jiang)大(da)興(xing) 男(nan) 1971年(nian)6月出生,漢族(zu),中共黨員(yuan)(yuan),博士生導師,北京(jing)大(da)學(xue)法學(xue)院研究員(yuan)(yuan)。
主(zhu)要研究方向:民商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商(shang)事關系法律調整機制之(zhi)研究(jiu)——類型化路徑(jing)與法體系分工。《中
國(guo)法學》2005年第3期(qi)。
2.審判何須對抗——商事審判柔性的一面(mian)。《中國法學》2007年(nian)第(di)4
期。
代(dai)表著(zhu)作:《公司(si)法的觀念(nian)與解釋I:法律(lv)哲學(xue)&碎片思想》,法律(lv)出版社2009年。
韓立(li)余 男(nan) 1965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生導(dao)師,中國人民(min)大學法(fa)學院教授。
主要研(yan)究方向:國際經濟法學
代(dai)表作論文: 1.全(quan)球金融危機后(hou)國(guo)際貿易制度的(de)完善與中國(guo)的(de)對策(ce)。《法(fa)學家(jia)》2010年(nian)第(di)2期(qi)
2.WTO爭端解(jie)決規則(ze)的完善能(neng)走多遠。《上(shang)海財經大學(xue)(xue)學(xue)(xue)報(哲社版)》2008年第5期。
代表(biao)著作:《世界貿易組織(zhi)法(fa)》,中國人民(min)大學出版社2010年。
韓立新 女 1967年7月出生(sheng),漢族,博(bo)士生(sheng)導師,大(da)連(lian)海事大(da)學法學院(yuan)教(jiao)授。
主(zhu)要(yao)研究方向:海商法
代表作論文:1.海洋環境侵權中純經濟損失的賠償問(wen)題研(yan)究。《法(fa)學雜志》2008年第(di)6期(qi)。
2.從一起海事(shi)案例談國際海事(shi)公約的適用。《當代法學》2001年第12期。
代表(biao)著作:《船舶污染損害賠償法(fa)律制度研究》,法(fa)律出(chu)版社2007年。
強昌文(wen) 男 1965年12月出生,漢(han)族,中(zhong)共黨員(yuan),博士生導師,安徽大學法學院院長(chang)、教授。
主要研(yan)究方向:法理學
代(dai)表作論文:1.社(she)會轉(zhuan)型(xing)與法(fa)學(xue)研究意(yi)識的更新。《現代(dai)法(fa)學(xue)》2003年第4期。
2.權利的倫理(li)解析。《法律科學》2005年第3期。
代(dai)表著(zhu)作(zuo):《契(qi)約倫理與權利——一(yi)一(yi)種理想性的詮釋(shi)》,山東人(ren)民出(chu)版社2007年(nian)。
廖永安 男(nan) 1972年1月出(chu)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生導師(shi),湘潭大(da)學法學院(yuan)教授(shou)。
主(zhu)要研究方向(xiang):民事訴訟(song)法學
代表作論文:1.在理想(xiang)與(yu)現(xian)實之(zhi)間(jian):對我(wo)國民事送達制度改革之(zhi)再(zai)思考。《中國法(fa)學》2010年第4期。
2.潛在的沖突(tu)與(yu)(yu)對(dui)立:訴(su)訟費用制度與(yu)(yu)周邊制度關(guan)系考。《中國法(fa)學》2006年(nian)第2期。
代表著作(zuo):《民(min)事(shi)審判權作(zuo)用范圍(wei)研究(jiu)》,中(zhong)國人民(min)大學出(chu)版社(she)2007年。
魯 籬(li) 男 1970年5月出生,漢族,中共(gong)黨員(yuan),博士生導師,西(xi)南財經大學經濟法研究(jiu)所所長(chang)、教(jiao)授。
主要研究方(fang)向(xiang):經濟(ji)法學
代表作論文:1.行業協(xie)會限(xian)制(zhi)競爭行為的責任制(zhi)度研(yan)究。《中國法學》2009年第2
期。
2.標準化與反壟斷問題研究。《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qi)。
代表著作:《行業協會經濟權自(zi)治權研(yan)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
虞(yu)政(zheng)平 男 1968年(nian)4月出生(sheng),漢族,中共黨員,博(bo)士,最(zui)高人民(min)法院副庭(ting)長(chang)、高級(ji)法官(guan)。
主(zhu)要(yao)研究方向:民商法學、訴訟法學
代表作(zuo)論(lun)文:1.中(zhong)(zhong)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de)“特色”研究。《中(zhong)(zhong)國法學》2010年
第5期
2.構建(jian)中國多元化公司治理結構新模式。《中外法學》2008年第1期。
代表著(zhu)作:《股東有(you)限責任—現代公司之法律基(ji)石》,法律出版社2001年(nian)。
熊 偉 男 1971年2月出生(sheng),漢族,中共黨(dang)員,博(bo)士生(sheng)導師,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shou)。
主(zhu)要研究方向:財稅法(fa)學
代表作論文:1.國(guo)民待遇與(yu)外資稅收(shou)優惠政策之改(gai)革。《中國(guo)法學》1998年(nian)第2期。
2.稅收協定與企業所(suo)得稅法。《法學評論》2009年第5期。
代(dai)表著作:《美國聯邦稅收程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nian)。
熊永明 男 1969年(nian)3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博士,南昌(chang)大學法學院(yuan)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刑法(fa)學(xue)
代表作論文:1.摘取尸體器官(guan)涉及(ji)的刑(xing)法(fa)問題(ti)。《法(fa)學論壇》2008年第(di)6期
2.論自我決定權在器官移植中的行使邊界。《法(fa)學雜志》2009年第1期。
代表著作:《偽造文(wen)書罪初論》,群眾(zhong)出版社2006年。
熊秋(qiu)紅 女 1965年10月(yue)出生(sheng),漢(han)族,中共黨員,博(bo)士,中國社科院法學所訴訟法研(yan)究室主任(ren)、研(yan)究員。
主要研究方(fang)向:刑(xing)事訴訟法學
代表作論文(wen):1.解(jie)讀公正審判權——從刑事司法角(jiao)度的考(kao)察。《法學研究》2001年
第6期。
2.刑(xing)事(shi)辯護制(zhi)度之訴訟價值(zhi)分(fen)析(xi)。《法學研究》1997年第(di)6期。
代表著作(zuo):《刑事辯護論》,法律出版社1998年。
熊躍敏 女 1967年(nian)12月(yue)出生,漢(han)族,中(zhong)共黨員,博士生導師(shi)(shi),北京師(shi)(shi)范大學(xue)法學(xue)院副院長、教授(shou)。
主要研究(jiu)方向(xiang):民(min)事訴(su)訟法學
代表作論文:1.民事訴訟中法(fa)院的法(fa)律觀點指出義務:法(fa)理、法(fa)規與判(pan)例。《中國法(fa)學》2008年(nian)第4期。
2.辯論主義:溯源與變(bian)遷。《現(xian)代法學》2007年第2期。
代表著(zhu)作:《民事審(shen)前準備(bei)程序研究》,人(ren)民出版社(she)2007年。
蔡道通 男 1965年12月出(chu)生,漢族,中共黨員(yuan),博士生導師,南京師范(fan)大(da)學法學院副(fu)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
代表作論文:1.類推(tui)制度應當(dang)廢止。《法學家》1994年第2期。
2.罪刑法(fa)定(ding)確(que)立的觀念基礎。《法(fa)學》1997年第4期。
代表著作:《刑事法治的基本立場》,北京大學出版(ban)社2008年。
黎 宏 男(nan) 1966年8月(yue)出生(sheng),漢(han)族,中共黨員,博士(shi)生(sheng)導師,清華大學(xue)法學(xue)院副院長、教授。
主要研究(jiu)方(fang)向:刑法(fa)學
代表(biao)作論文:1.結果無價(jia)值(zhi)論是主、客觀(guan)主義刑法觀(guan)的完(wan)美(mei)結合。《法學研究》2010年第1期(qi)。
2.論財(cai)產犯中的占(zhan)有(you)。《中國法(fa)學》2009年第1期(qi)。
代表(biao)著(zhu)作:《日(ri)本刑法精義》,法律出版社2008年(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