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yue)19日(ri)電 (記者(zhe) 張素)“雙十(shi)一”網絡購物高峰剛過,中國最高人民法(fa)院(yuan)19日(ri)發(fa)布的司(si)法(fa)大數據(ju)提(ti)醒人們“狂歡節”也有另一面。2017年1月(yue)1日(ri)至2020年6月(yue)30日(ri),全國法(fa)院(yuan)一審新收(shou)網絡購物合同糾(jiu)紛(fen)案件共(gong)計4.9萬(wan)件。
其中,2017年新(xin)收(shou)案(an)件(jian)(jian)1.33萬件(jian)(jian)。2018年新(xin)收(shou)案(an)件(jian)(jian)1.21萬件(jian)(jian),同(tong)比(bi)下降9.02%。2019年新(xin)收(shou)案(an)件(jian)(jian)1.56萬件(jian)(jian),同(tong)比(bi)激增近三(san)成。
這份司法大數(shu)據專題報告分析案情特(te)征發(fa)現(xian),在網絡(luo)購物(wu)合同(tong)糾紛(fen)案件中(zhong),食(shi)品(pin)類(lei)(lei)(lei)糾紛(fen)占比接近(jin)半數(shu)。其他依次為數(shu)碼電器(qi)類(lei)(lei)(lei)(17.2%)、保健醫藥類(lei)(lei)(lei)(7.8%)、家具家裝類(lei)(lei)(lei)(7.76%)、服飾鞋包類(lei)(lei)(lei)(4.66%)、美妝個護(hu)類(lei)(lei)(lei)(4.53%)、家居百貨(huo)類(lei)(lei)(lei)(4.51%),其他品(pin)類(lei)(lei)(lei)合計占比7.89%。
報告亦發現,約11.37%的(de)網(wang)絡(luo)購(gou)物合同糾(jiu)紛案件(jian)涉及海(hai)淘(tao)或(huo)進口商品。
具體來看上述案件(jian)的爭議焦點,30.78%的案件(jian)涉及(ji)食(shi)品安(an)全問題。在(zai)22.56%的案件(jian)中,消費者認為(wei)賣家的銷售存在(zai)虛假(jia)宣傳(chuan)或其(qi)他欺詐行為(wei)。
總體來說(shuo)網絡(luo)購物合同(tong)(tong)糾(jiu)紛案件(jian)爭議標(biao)的(de)額較小,平均結案標(biao)的(de)額約(yue)為4.91萬元(人民幣,下同(tong)(tong))。67.16%的(de)案件(jian)結案標(biao)的(de)額在1萬元及以下。
這份報告(gao)還顯示(shi),網絡購物合同(tong)糾紛案(an)件的(de)調(diao)撤率較高,40.15%的(de)案(an)件最終調(diao)解或撤訴。超過七成的(de)原告(gao)訴請獲得法院不(bu)同(tong)程度的(de)支持(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