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ia.org.cn 2022-5-26 7:21:11 新(xin)華社
家庭教(jiao)(jiao)育促(cu)進(jin)法(fa)施行近半年(nian)來,多地人民法(fa)院(yuan)根據最高人民法(fa)院(yuan)關(guan)于貫徹(che)學(xue)習家庭教(jiao)(jiao)育促(cu)進(jin)法(fa)的(de)通(tong)知要求,積(ji)極探(tan)索(suo),發出(chu)家庭教(jiao)(jiao)育令。這項帶有(you)創新性的(de)司法(fa)舉措,折射出(chu)兒童保(bao)護(hu)怎(zen)樣的(de)理念變化(hua)?“依法(fa)帶娃”能否照亮更多孩(hai)子的(de)成(cheng)長之路(lu)?
折射兒童保護觀念轉變
1月6日,一位母親(qin)從長沙市天心區人民(min)法院審判員手中接(jie)過(guo)一份(fen)裁(cai)定。這(zhe)是家庭(ting)教(jiao)育促(cu)進法1月1日施(shi)行(xing)后的全國首份(fen)家庭(ting)教(jiao)育令。
事情(qing)源于一起撫養權變更糾(jiu)紛案(an)。法庭審理查明,2020年(nian)夫妻協議(yi)離婚后,女兒由媽(ma)媽(ma)撫養。但(dan)從2021年(nian)2月起,孩子一直與保(bao)姆居住。
首次庭(ting)審后,案件承辦法(fa)官、綜合(he)審判庭(ting)副(fu)庭(ting)長(chang)彭星(xing)意識到,僅一(yi)紙判決(jue)下去,無法(fa)真正實(shi)現兒(er)童利益最大化。但在當時,還沒有針(zhen)對(dui)失(shi)職父(fu)母(mu)追責的有效司法(fa)舉措,全方(fang)位的司法(fa)保護還缺少有效抓手。
2021年10月家庭教育促進法表決通過,彭星(xing)找到了司法主動作(zuo)為(wei)、有效創新(xin)未成年人(ren)保護方(fang)式的法律依據。
法律規定(ding),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yuan)、人民法院(yuan)在辦理案件過(guo)程中,發現未成(cheng)年(nian)人存在嚴重不良(liang)行(xing)為(wei)或(huo)者(zhe)實施犯(fan)罪行(xing)為(wei),或(huo)者(zhe)未成(cheng)年(nian)人的父母或(huo)者(zhe)其(qi)他(ta)監(jian)護人不正確實施家庭教(jiao)育侵(qin)害未成(cheng)年(nian)人合(he)法權益的,根據情況對父母或(huo)者(zhe)其(qi)他(ta)監(jian)護人予以訓誡,并可以責令其(qi)接受(shou)家庭教(jiao)育指(zhi)導(dao)。
彭(peng)星(xing)認為(wei),家(jia)庭教育(yu)促(cu)進法(fa)和未(wei)成年人保護(hu)法(fa),讓國(guo)家(jia)司(si)法(fa)機關在常規的司(si)法(fa)審(shen)查中有了主動(dong)延伸的探(tan)索依據(ju)。
之后,彭星擬出(chu)一份“兒童守護(hu)令(ling)”,在湖南省高(gao)(gao)院(yuan)指導(dao)下幾(ji)易其稿,并上報最(zui)高(gao)(gao)法(fa)指導(dao)后,最(zui)終以“家庭教(jiao)育令(ling)”的形式發(fa)出(chu)。
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發出的家庭教育令。
這(zhe)份家庭教育令(ling)責令(ling),母親要與(yu)老師至少每周聯(lian)系一(yi)次,了解孩子詳細(xi)狀況;不得讓孩子單獨與(yu)保姆居住生(sheng)活,應與(yu)孩子同住,由自己或近親屬養育與(yu)陪伴(ban)。
彭星(xing)記得(de),庭(ting)審談話時(shi),8歲半的孩子(zi)(zi)一直強忍(ren)眼淚(lei)。她希望通過(guo)家庭(ting)教育(yu)令,給(gei)這(zhe)些沒有力量改變父母的孩子(zi)(zi),提供更(geng)多幫助(zhu)和可能性(xing)。
事實上,這一司法舉措也折(zhe)射出兒(er)童保護觀念上的轉變。
“未(wei)成(cheng)年(nian)人(ren)案(an)件關(guan)注的不僅僅是行為(wei),還(huan)有行為(wei)背后(hou)的人(ren)。”北京師范大學未(wei)成(cheng)年(nian)人(ren)檢察研究中(zhong)心(xin)主(zhu)任(ren)宋英輝(hui)介紹說,家(jia)庭教(jiao)育令體現了(le)“國(guo)家(jia)親(qin)權(quan)”理念,即在父母(mu)(mu)作出不利于(yu)孩(hai)子的行為(wei)時,國(guo)家(jia)有責任(ren)保護孩(hai)子的利益。在法(fa)令中(zhong)規定孩(hai)童的需求(qiu)高于(yu)父母(mu)(mu)的需求(qiu),是社會進步(bu)的標志。
集中在三種情形,既懲戒又糾偏
家庭(ting)教育促進法(fa)施行(xing)以來,湖南、北京、江蘇、山(shan)東、河南、內蒙古、廣東、甘肅等多地人民法(fa)院(yuan)陸(lu)續(xu)發出家庭(ting)教育令(ling)。
在北(bei)京,截至5月12日(ri),已有137名父母或其他(ta)監護人被予以訓誡或責令接(jie)受(shou)家(jia)庭(ting)教育(yu)指導,累計(ji)發(fa)出的家(jia)庭(ting)教育(yu)責任告知書、提示書及家(jia)庭(ting)教育(yu)指導令共116份(fen)。
截至5月份,山東省法院共(gong)辦理涉及家(jia)庭(ting)(ting)教(jiao)育指導的案件(jian)(jian)67件(jian)(jian),依法向102名家(jia)長(chang)發(fa)出(chu)家(jia)庭(ting)(ting)教(jiao)育令,建立家(jia)庭(ting)(ting)教(jiao)育指導站29個。
梳理各地(di)教(jiao)育令可以發現,父(fu)母和監護人(ren)被予以訓誡(jie)或責(ze)令接受家庭教(jiao)育指導,主要緣于三種情形:一(yi)是家長因疏于管教(jiao)或教(jiao)養失當(dang),導致未成年人(ren)罪錯或不當(dang)行為;二(er)是因婚姻破(po)裂(lie)等(deng)情況影響未成年子(zi)女健康成長;三是缺乏對未成年子(zi)女網絡(luo)活(huo)動(dong)的監管。
大(da)部分(fen)教(jiao)育令責(ze)令監護人依法積極正確履行監護職責(ze),做好對未(wei)成年子(zi)女的(de)家(jia)庭教(jiao)育,積極行使探望權(quan),主動增進溝通聯系和情感交(jiao)流,關心、關注(zhu)孩子(zi)的(de)生活(huo)學(xue)習和身心發展(zhan)。
北(bei)京的(de)(de)一份教(jiao)育令,要(yao)求家(jia)長(chang)在法院線上家(jia)庭(ting)教(jiao)育平(ping)臺接受家(jia)庭(ting)教(jiao)育指(zhi)導,學習掌(zhang)握主要(yao)直(zhi)播平(ping)臺的(de)(de)青少年模式使(shi)用指(zhi)南及提升家(jia)長(chang)網(wang)絡素養、孩(hai)子自(zi)我管理(li)能力方面的(de)(de)課程。
北京互聯網法院推出的“首互未來”家庭教育平臺頁面。
一(yi)些教育(yu)令中包含了量(liang)化指標。如黑(hei)龍江(jiang)的(de)(de)一(yi)份教育(yu)令,要求被(bei)告每兩周至少(shao)探(tan)視一(yi)次(ci),并與老(lao)師保持至少(shao)每周一(yi)次(ci)的(de)(de)聯系頻次(ci)。浙江(jiang)一(yi)位被(bei)指責(ze)喜歡打牌(pai)、疏于管教的(de)(de)爸爸,被(bei)責(ze)令接受家庭教育(yu)指導(dao),自學完成(cheng)3堂線(xian)上(shang)課程(cheng)等。
各(ge)地的教育令并不僅僅著(zhu)眼懲戒,同時也(ye)(ye)強調加強指導培訓和行為理(li)念(nian)糾偏。一些教育令也(ye)(ye)未將指導情形限于事后(hou)追責,而是采取(qu)前(qian)瞻性(xing)、溝通性(xing)的方(fang)式(shi)。
比如,在一起變更撫養關系糾(jiu)紛案中(zhong),離(li)婚(hun)后的母親發現婚(hun)生子身(shen)上有外(wai)傷并報警。法院查明父親存在過度責(ze)罰(fa)行為,依法予以訓誡,并責(ze)令其接受家庭(ting)教(jiao)育指導(dao)。
法院認為,“棍棒出(chu)孝子”“不打不成器”等錯(cuo)誤(wu)理念(nian),導致過(guo)度(du)責罰的情況時有發(fa)生,通過(guo)司法裁判對此類(lei)簡(jian)單粗暴方式予以(yi)糾正,旨在提醒廣大家長(chang),家庭教育行為受(shou)到(dao)法律約束,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將(jiang)依法受(shou)到(dao)懲戒。
如何照亮更多孩子成長之路?
彭星介紹,首份家庭教育令發出后(hou),孩子被(bei)接到新(xin)房子里(li),和母親一起居住(zhu),成績有提(ti)升,性格也開朗了(le)些。從目前情況(kuang)看,相關(guan)法律(lv)義務是履行到位的(de)。
目前,家(jia)庭教育令的期限并(bing)無統一標準(zhun),一些教育令有(you)效(xiao)期為(wei)一年。對此彭星說,改變和(he)(he)糾(jiu)錯(cuo)需要周期,在一年內(nei)義(yi)務履(lv)行人如能(neng)有(you)效(xiao)糾(jiu)錯(cuo),就可能(neng)形(xing)成類似于“肌肉記(ji)(ji)憶”的行為(wei)記(ji)(ji)憶,正確履(lv)行和(he)(he)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he)(he)義(yi)務。
那么,教(jiao)育令有(you)效期結束后,如何繼續保(bao)證效果?
彭星介紹,如(ru)(ru)果行(xing)為未完全或有效糾偏(pian),被監(jian)護人(ren)本人(ren)及密切接觸未成年人(ren)的(de)單位可提出延長;如(ru)(ru)果履行(xing)人(ren)拒絕履行(xing)義(yi)務甚(shen)或變(bian)本加(jia)厲,法院會視情節輕重,予以訓誡、罰款(kuan)、拘留;構成犯罪(zui)的(de),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北京(jing)市海(hai)淀區人(ren)(ren)民(min)法(fa)(fa)院少年法(fa)(fa)庭負責人(ren)(ren)秦碩說,家庭教(jiao)育(yu)令不能限于(yu)“一紙裁定”。此前(qian),未(wei)成年人(ren)(ren)審判有(you)法(fa)(fa)官判后回訪(fang)制度;針對家庭教(jiao)育(yu)令,法(fa)(fa)院也會(hui)要求法(fa)(fa)官定期回訪(fang),如果(guo)責任履行不到位(wei),還會(hui)再次發出。
北京市(shi)平谷區人(ren)民法(fa)(fa)院刑(xing)事審判(pan)庭(ting)(未(wei)成(cheng)年人(ren)案件審判(pan)庭(ting))法(fa)(fa)官烏云(yun)嘎表示,目前(qian),開展家(jia)庭(ting)教育指導規(gui)范性與(yu)專(zhuan)業(ye)性不足,在心理(li)輔(fu)導等方(fang)面缺乏專(zhuan)業(ye)支(zhi)持。除(chu)法(fa)(fa)律教育外(wai),家(jia)庭(ting)、學(xue)校和社會等要共同發力。
《2021年(nian)中國家庭(ting)(ting)(ting)教育(yu)白(bai)皮書》調(diao)查(cha)顯(xian)示,近六成受訪家長表示缺乏(fa)完善、系統的家庭(ting)(ting)(ting)教育(yu)方法。《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nian))》提出,95%的城市(shi)社(she)區和85%的農村社(she)區(村)建(jian)立家長學校或家庭(ting)(ting)(ting)教育(yu)指導服務站(zhan)點(dian)。
5月10日,廣州:“校門口家校學堂”啟用,該“學堂”可以播放家庭教育節目。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為(wei)確保家(jia)庭(ting)教(jiao)(jiao)(jiao)育令取(qu)得(de)實效,一些地方探索引入專業(ye)力量。北京(jing)市朝陽區(qu)(qu)人民法(fa)院(yuan)與區(qu)(qu)婦聯(lian)、家(jia)庭(ting)教(jiao)(jiao)(jiao)育指導中心(xin)聯(lian)合(he)設(she)立(li)涉訴“家(jia)庭(ting)教(jiao)(jiao)(jiao)育指導工(gong)作室”;北京(jing)市密云區(qu)(qu)人民法(fa)院(yuan)聯(lian)合(he)區(qu)(qu)婦聯(lian)、區(qu)(qu)教(jiao)(jiao)(jiao)委等,建立(li)“家(jia)庭(ting)教(jiao)(jiao)(jiao)育+心(xin)理疏導”“家(jia)庭(ting)教(jiao)(jiao)(jiao)育+回訪幫扶”等聯(lian)動機制。一些社區(qu)(qu)工(gong)作室人員、國家(jia)級心(xin)理咨詢師(shi)、家(jia)庭(ting)教(jiao)(jiao)(jiao)育指導師(shi)已加入進來,對家(jia)長開展指導或制定具體方案(an)。
宋英輝認(ren)為(wei),長遠來看,要通過加強管理及購買服務方式,讓社會組織(zhi)充分發揮優勢,“專(zhuan)業的人做專(zhuan)業的事”。
中南(nan)大學社(she)(she)會學教授李(li)斌(bin)認為(wei),不當(dang)的(de)家庭(ting)教育(yu)行為(wei)“隱藏”在社(she)(she)會各個角落,法律真正落地有(you)待建(jian)立起學校、社(she)(she)區、社(she)(she)會共同的(de)監管機制(zhi)。此外(wai),對于留守兒童(tong)等重點群體,也應建(jian)立起有(you)針對性(xing)的(de)保護、落實機制(zhi)。(舒靜(jing)、謝櫻、吳文詡、魯暢)
日期:2022-5-26 7:21:11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tu)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