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ia.org.cn 2020-8-24 14:31:57 人民法院報
本報訊 (記者 李陽 通訊員 謝平 林銳君)點進“廣州微法院”小程序,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屏幕對準面部一掃,一頁完整的案件信息立刻彈了出來。日前,廣東省廣州市的程先生通過手機很快查詢到了自己案件的審理進度。
程先生使用的這款“廣州微法院”微信小程序可提供30余項流程信息“刷臉查詢”、6大類節點信息自動推送。“當事人可隨時掌握案件進展、實時監督司法工作。”這對于一年最多能辦600件案件的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管辦副主任吳曉煒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打開電腦上的審判管理系統,吳曉煒向記者介紹,他所有經辦的案件在什么節點之前該走完什么程序,一目了然。“案件從進入到審判系統就開始倒計時,不同階段有不同顏色的提示,期限屆滿前還會收到短信預警。”面對每年大量的案件,吳曉煒從未超過審限。他形象地這套管理系統為“貼身小秘書”。
據介紹,廣州中院審判管理系統依托信息化平臺,對審判執行過程中的立案、分案、開庭、評議、審理期限變更、結案、宣判、歸檔、執行等42個節點進行同步跟蹤、預警監督,覆蓋辦案全流程。
作為廣東省受理案件最多的中院之一,近年來,廣州中院受案數一直處于高速增長態勢。今年上半年廣州法院辦結案件23.97萬件、法官人均結案192.3件,同比分別上升26.8%和24.3%,主要辦案質效指標保持全省前列。
廣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勇道出了其中秘密,廣州法院以公開規范權力運行,通過公開管好重點案、盯好關鍵人,融合前沿技術,審判監督管理更規范高效。
針對風險多發重點案件,廣州中院上線重點案件監督管理平臺,實現對群體性糾紛、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與類案判決可能沖突、法官可能違規審判等四大類20種案件的陽光智慧監管,形成執法辦案、審判管理、紀檢監察等部門協同配合的全流程在線監管模式。
“有了這個平臺,院庭長行使監督權時管什么、怎么管就有章可循了。”吳曉煒介紹說,院庭長可通過這個平臺對“四類案件”依法實時監控、提出監督意見,法官在線反饋案件進展、匯報辦理情況,全程留痕、公開透明。平臺上線以來,625件案件經系統自動標識進行了有效監管。
此外,廣州中院還率先建立了減刑假釋協同辦案機制,強化法院、檢察院和刑罰執行機關數據信息共享。2019年以來,9515件減刑假釋案件裁前公示、裁后公開,人民陪審員參審率達100%,公眾可在線提交異議意見,打消社會對“花錢買刑”的擔憂。
既要管好案又要盯住人,讓群眾知道“案由誰判、責由誰擔”是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的要求。院庭領導信息、審判委員會組成、員額法官、審判輔助人員信息和任職回避情況等在廣州法院已全面公開,并實現動態更新。為落實院庭長辦案,廣州市兩級法院院庭長辦案數據也全部上網。今年以來,院庭長新收案占總數的23.1%,結案數占比26.44%,依法審結了“村霸劉永添等54人涉黑案”“小鳴單車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等一批在全省全國有重大影響力的疑難復雜案件。讓“關鍵少數”多辦案、辦難案成為新常態。
日期:2020-8-24 14:31:57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