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ia.org.cn 2021-4-1 16:00:46 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中全 通訊員 趙冷冰 魏靜
4月1日,記者從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吉林省實施16條政策,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林草行業助推綠色經濟發展。
為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支持社會資本投資林草建設,打造吉林省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興優勢產業,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起草了《關于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林草行業助推綠色經濟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2021年2月26日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3月5日省政府正式印發。
圍繞解決吉林省林草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依據國家和省有關現行政策,提出了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林草建設、開發林草資源、發展特色產業等16條具體意見。
分類有序開發利用森林資源。允許在嚴格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利用非保護重點區域的天然林和二級國家級公益林及地方公益林,適度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康養、特色種植養殖等產業。進一步放活人工商品林經營權,在保障生態功能發揮的同時,由經營主體依法、依規(標準)實行自主經營。
進一步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在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和國有林區改革、國有林場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圍繞活化林地林木資源資產,完善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機制,積極打造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數字化林權交易管理等體系,活化森林資源資產,為社會資本到林草行業投資興業搭建服務平臺。
加快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基地建設。通過落實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或者對第一輪退耕還林地進行林相改造,積極建設紅松、核桃等優質鄉土木本油料產業基地和林下經濟基地。允許產業基地合理利用林地空間建設輔助設施,并按照為林業生產服務的設施用地進行審批。
提高林區各類資產的利用率。實施差別化供地政策,通過“點狀供地”等方式,盤活林場林區閑置建設用地,鼓勵充分利用林區內閑置場地、房屋發展生態旅游康養、林產品加工和各類服務業;企業或國有林場經營使用的生態保護、森林經營、科研、監測等固定基礎設施,可在閑置期間開展服務活動。
落實林草產業發展用地和稅費支持。重點林草縣域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的用地指標,優先支持林產品產地初加工和森林旅游康養產業項目;社會資本、國有林業局、國有林場等利用現有房產興辦住宿、餐飲等旅游接待設施的,在不改變用地主體、規劃條件的前提下,可享受5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對從事林下種養和經濟林種植、林產品初加工的經營者,按相關規定落實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土地使用稅的減免政策,購置農機補貼范圍內各種生產設備的,可享受農機購置補貼。
鼓勵各類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允許造林主體依據《造林技術規程》國家標準規定的最低初植密度,自主確定造林密度和樹種搭配;對集中連片開展生態修復治理達到50公頃的,允許利用不超過3%、最大不超過15公頃的治理面積,開展種、養、游、服各業。
“吉林省出臺的16條政策,能夠促進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和林草產業開發,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生態產品和綠色經濟產品,是吉林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思想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孫光芝說。
日期:2021-4-1 16:00:46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