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ia.org.cn 2019-11-20 7:15:57 新華網
近期,一(yi)張(zhang)呼吁大家尋找人販子“梅姨”的圖片在朋友圈廣(guang)(guang)泛(fan)流傳,引發全社會關注(zhu),廣(guang)(guang)東、湖南、四川、新疆等地均(jun)有舉(ju)報及辟謠信息。廣(guang)(guang)東警方(fang)19日接受新華社記者獨(du)家采訪回應此事。
“梅姨(yi)”身份與(yu)長相暫未查實
主(zhu)偵(zhen)“張維平(ping)拐(guai)賣兒童系列案(an)”的廣州(zhou)市公(gong)安局增城區分局主(zhu)辦民警表示,“梅(mei)姨(yi)”這(zhe)一稱(cheng)(cheng)呼最(zui)早出現在2017年初,當時(shi)警方抓獲(huo)了張維平(ping)團伙,據張維平(ping)供述其曾在2003年至2005年間拐(guai)賣9個兒童,均(jun)通過一名被稱(cheng)(cheng)為“梅(mei)姨(yi)”的女子介紹(shao)和聯系轉賣,并支(zhi)付對方介紹(shao)費。
為核(he)查“梅(mei)姨(yi)”情(qing)況,根據張維平的(de)描述,廣州警方繪制了“梅(mei)姨(yi)”的(de)第(di)一張模擬畫像,并于2017年(nian)6月公開(kai)懸賞,但未獲(huo)得有價(jia)值舉報(bao)線索(suo)。
根據張維(wei)平(ping)提供的線(xian)索,警(jing)方摸排到一(yi)(yi)名疑似認識“梅(mei)(mei)姨”的男子,其自稱(cheng)曾有一(yi)(yi)個叫潘冬梅(mei)(mei)(音(yin))的女友,經組織辨(bian)認,該男子與(yu)張維(wei)平(ping)均稱(cheng)不認識,且無法證(zheng)明潘冬梅(mei)(mei)(音(yin))與(yu)“梅(mei)(mei)姨”為(wei)同一(yi)(yi)人(ren)。
應被(bei)拐兒(er)童家屬多次要求,2019年3月,廣州增城有關(guan)部(bu)門派員(yuan)陪同曾替被(bei)拐兒(er)童畫像(xiang)的(de)外(wai)省(sheng)退休警務人(ren)員(yuan)找該男子(zi)對“梅(mei)姨”畫像(xiang)。經張(zhang)維(wei)平(ping)辨(bian)認,第二張(zhang)畫像(xiang)與(yu)“梅(mei)姨”相(xiang)似度不(bu)足50%,且與(yu)第一張(zhang)畫像(xiang)差異較大。
由于(yu)“梅(mei)姨”參(can)與該(gai)系列(lie)案的線(xian)索(suo)屬于(yu)張(zhang)維平指認(ren),公安機關仍在進一步核查中。
目(mu)前各地出現的(de)“梅姨”信(xin)息(xi)均(jun)不(bu)屬實
警方(fang)稱,除廣(guang)東外,近期湖南、四川、福建乃至新疆等地均有(you)人舉(ju)報稱“梅姨(yi)”在當地出現,后經復(fu)核,均不符合案(an)犯描述的(de)“梅姨(yi)”身高、年齡、語言等綜合特征。
警方曾(ceng)在2017年6月13日懸賞(shang)通報(bao)中稱,“梅(mei)姨”真實姓名不詳,2017年時約65歲,身高1.5米,講粵(yue)語,會講客家話,曾(ceng)長期在廣東增城和(he)韶關新豐地區活動。
2017年(nian)以來,警(jing)方曾(ceng)對照此特征對叫(jiao)“梅姨”(含同(tong)音(yin)字)的人進行大(da)量數據分析(xi)、排查走訪(fang),相(xiang)關(guan)線索一一接觸、一一核實(shi),但至今仍未取得突破(po)。
目(mu)前,“梅(mei)姨”畫(hua)(hua)像(xiang)的傳(chuan)播一(yi)定程度上(shang)引起(qi)了部分家長的恐(kong)慌,并給(gei)一(yi)些與畫(hua)(hua)像(xiang)相似群(qun)眾的正常生活帶來影響。
警方(fang)表示,從(cong)張(zhang)維平供述的(de)情況看,“梅姨”是一名(ming)中間介(jie)紹人,負責為拐賣(mai)兒童的(de)犯罪分子聯系“買(mai)家”,通過收取(qu)介(jie)紹費非(fei)法獲利。社會公眾對所謂“梅姨”信息不(bu)必恐慌,歡迎各(ge)界(jie)人士積極(ji)提供相關線索(suo),協助(zhu)警方(fang)盡(jin)快破案(an)。
警方將(jiang)繼續積(ji)極開展尋(xun)找其余7名兒童下落
11月(yue)13日,廣州警方通報,“張維平拐賣兒童(tong)系列案”有了新(xin)進展(zhan),兩名被拐兒童(tong)被找回(hui),并組織了家屬(shu)認親。
警(jing)方表示,此類案件因作案隨意性較(jiao)強、痕跡物證少,且在當年條(tiao)件下缺乏視(shi)頻監(jian)控等技術,破案解救難度較(jiao)大。
為此,廣東警方推出(chu)DNA尋(xun)親(qin)綠(lv)色通(tong)道,免費(fei)就近(jin)為求助者服(fu)務。2009年至今,廣東警方通(tong)過(guo)全(quan)國打(da)拐DNA信息系統已找回(hui)被(bei)拐或失(shi)蹤人員1000余人。
此外,依(yi)托智(zhi)慧新警(jing)務技術,警(jing)方不斷縮小被拐(guai)兒童(tong)的查(cha)找范圍,對(dui)疑似對(dui)象逐一(yi)摸排走訪。2018年以來,廣東共(gong)找回16名被拐(guai)十多年的兒童(tong)。
廣(guang)東警方(fang)鄭重表示將繼續積極(ji)尋找其余7名兒童下落,嚴厲打擊(ji)拐賣(mai)犯罪。
日期:2019-11-20 7:15:57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luo)科技有限(xian)公司(si)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