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ia.org.cn 2020-3-13 11:08:20 中國汽車報
中汽協副秘書長兼總工程師葉盛基表示,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要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激發消費潛力,以促進汽車行業盡快恢復正常發展。
► 復工復產關鍵是原材料供應
中汽協對全國23家企業集團(203個生產基地,年銷量占比超過96%)的調查顯示,截至3月11日,183個生產基地復工,復工率達到90.1%;復產率39.2%;員工返崗率77.0%。汽車行業復工復產取得一定成效,但疫情帶來物流、人流不暢,防疫物資短缺等方面問題,影響著企業生產的進一步恢復。
上下游企業復工不同步,復產節奏不一致,人流、物流沒有完全暢通,造成生產資料供應不足,生產效率不能保障。目前,全國汽車生產基地復工率約90%,復產率僅為39%左右,湖北地區零部件供應不足是重要影響因素。
湖北是我國最重要的汽車產業集聚區之一,據估計,汽車相關制造企業數量占全國的1/10以上。國內多數整車企業都有不可替代的供應商在湖北地區。目前,湖北地區復工剛啟動,各大整車集團的復產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三月復產會因供應不足出現波動且部分企業存在再次停產的風險。同時,企業需要全力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但隨著生產復工及員工陸續返崗,口罩等防疫物資短缺的局面進一步加劇。
原材料采購成本、物流成本增加。受復工延遲、交通管制等影響,上游企業開工率不高,部分汽車企業反應已經出現原材料價格上漲,國際供應鏈中的芯片、動力電池有關部件、高低壓被動器件等也出現價格上漲,同時物流成本增加等情況。即使價格上漲在整車企業采購成本當期還未及時反映出來,但長遠來看,成本控制有較大風險和挑戰,未來原材料價格漲勢明顯,將造成車企的成本壓力。物流成本上漲,尤其是跨省市的長途運輸線,甚至存在多次倒運的情況,人員、車輛出入管控嚴格,運輸時間拉長,湖北等疫區封路嚴重,都成為推升物流成本的因素。
為了解決原材料供應等問題,中汽協建議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逐步解除湖北企業的復工限制,加快對供應商、物流企業員工復工審批,縮短審批流程,并加大對企業防疫物資供應保障的力度。特別要注意降低費用支出,為企業減負。出臺階段性減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社保費政策,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快速恢復;降低企業用電、用氣成本,2-6月企業用電按現行價格90%進行結算,天然氣提前實行淡季價格。要保障中小企業安全,減少疫情沖擊。盡快出臺中小企業待工保能政策,在貸款、稅收方面給予優惠支持;對參與捐贈的企業予以所得稅抵扣優惠,鼓勵社會捐贈。
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方面,中汽協建議制定用工保障支持政策,協助企業人員返崗及招聘,并給予一定招工補貼。逐步疏通湖北等地區生產資料運輸通道。統籌制定疫區物流運輸接駁專項方案,提高運輸效率。允許疫情重點區域生產能力臨時轉移。政府協助將湖北地區部分零部件企業生產設備、資料轉移異地基地生產。在確保物流暢通的前提下,汽車物流企業的成本大大增加,建議對汽車物流企業提供相應的運費補貼支持。
► 消費基本停滯重挫車市
與復產困難同時并行的還有汽車消費市場的恢復緩慢。2月終端銷售僅有31萬輛,相當于2005年水平,更為關鍵的是,在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結束的當下,汽車消費還將在緩慢恢復的道路上不斷持續,尤其是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的不斷蔓延,汽車消費或將面臨更大挑戰。
我國汽車市場正處于存量時代,已連續兩年下滑,汽車消費動力明顯偏弱,疫情的發生,短期對市場影響非常巨大。當前,市場依然處于基本停滯階段,經銷商開工率遠低于生產企業,消費者沒有意愿進店購車,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短時間難以恢復。雖然各車企加大促銷力度,但經銷商庫存仍然持續居高。出于產銷平衡的考慮,企業會下調生產計劃。
盡管2月汽車出口數量僅出現同比22%的下滑,但隨著疫情對汽車產業鏈影響的深入,汽車出口受阻的范圍將不斷擴大。疫情面前,人員流動、出口貨物運輸的時間成本增加,不少國家發布對我國的入境管制措施,正常的出口貿易活動受阻,加大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難度。目前,中東和亞太市場都面臨船只無法靠岸的窘境。此外,原材料供應不足,導致交期延遲,同樣影響了產品的出口。
中汽協判斷,短期內,汽車出口將面臨訂單交付和發運延期,企業存在履約風險;海外市場銷量的下滑加大回款延遲或拖欠的風險;國內各地對運輸人員隔離的措施,導致公路運力急缺,造成出口車輛內陸運輸存在困難;國際市場推廣、合作交流受阻,業務無法正常開展等風險。長期看,疫情的發展還可能造成匯率波動,國際市場份額有下降風險。而疫情結束后,預計還將出現出口貨物集中發運的高峰期,造成國際物流運力緊張和費用上漲,增加出口物流成本,影響企業利潤。
中汽協預測,疫情將對汽車業一季度運行影響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一季度產銷下滑在45%左右,上半年產銷下滑將在25%左右。疫情結束后,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但部分居民收入下降,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收入下降,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全年行業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
► 利用稅收等手段激發消費潛力
中汽協調研、跟蹤的情況顯示,很多地方政府均已出臺扶持企業的相關政策,但由于調研的絕大部分整車企業屬于大型企業,而很多地方政府出臺的扶持政策側重支持中小微企業。
調查顯示,超八成企業表示本地政府都迅速出臺了扶持企業的相關政策,但仍有超30%的企業表示不在當地扶持政策的幫扶范圍內,需要進一步精準分類予以扶持。調查還顯示,受益較大的政策主要有減免、緩繳稅收、緩繳社保、返還社保、失業險、財政補貼企業生產和研發等。
當前汽車市場的關鍵是激發消費潛力,這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中汽協建議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同時,培育汽車特色消費市場。取消限購城市以外地區的皮卡進城限制,科學推動皮卡發展;積極培育旅居車(房車)市場,促進房車休閑消費。
激發消費潛力需要充分利用稅收的調節作用。中汽協建議將個人購車支出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尤其是對個人購買節能環保或新能源汽車,允許其將購車支出分年度扣除,促進汽車消費;調整小排量(1.6L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率,加大汽車下鄉刺激性政策。調整車輛購置稅率,對小排量(1.6L及以下)永久實施更低稅率。結合近期發布的汽車下鄉政策,制定細化方案,促進農用車消費者轉購輕型乘用車,以現金補貼、減免車輛購置稅、納入個稅抵扣、降低使用成本等多種形式,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增長。實施國三排放車輛置換購置稅減免補貼。用 3 年時間,將現有約 2000 萬輛國 3 排放車全部置換,每年可新增 六七 百萬輛市場,淘汰舊車再加大對海外出口支持,鼓勵二手車出口,提高出口退稅,既解決環保擔憂,又實現消費升級,拉動內需;提高整車出口增值稅退稅稅率,促進整車出口。加大對海外投資信貸和免息支持,鼓勵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協同加大海外投資,拓展海外市場。
同時,中汽協還建議加大汽車金融支持。建議 2020年3月-12月金融行業加大對汽車個人消費信貸的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在首付比例下調、100%貼息支持、還款期限延長等方面對汽車消費者進行全方位的支持,促進汽車消費潛力的釋放。在促進二手車流通和消費方面,建議國家層面建立車輛檔案大數據平臺,對車輛維修和保養記錄等信息進行脫敏以后可以進行信息公開查詢,買方可以充分掌握所購車輛的車況信息,促進二手車行業健康發展。
► 優化并延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51輛和12908輛,同比分別下降82.9%和75.2%。疫情之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出現產銷量的大幅下滑。中汽協建議優化并延續新能源補貼政策以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發展。優化、推進并盡早明確2020年后續的補貼政策,如取消補貼標準中續駛里程、電池比能量、能耗等與需求密切相關的技術指標要求,放寬或取消2年2萬公里的要求,在新能源汽車使用端繼續給予補貼,并強化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加快新能源補貼撥付速度,簡化流程,為企業減輕資金壓力。
同時,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便利性。培育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走向成熟,給予新能源汽車牌照、路權等優惠政策;繼續加大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及宣傳等。
中汽協還建議放寬對企業“雙積分”的考核,適當調低2020年企業雙積分考核要求,完善政策可操作性。參照2019-2020年考核模式,2021-2022年的雙積分合并結算。
日期:2020-3-13 11:08:20 | 關閉 |
Copyright © 1999-2019 杭州法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