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7842
- 書名:海洋法相關公約及中英文索引
- 作者:
- 出版社:廈門大學
- 出版時間:2005年3月
- 入庫時間:2005-3-25
- 定價:70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人類歷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國際法典,其制定過程是第三屆聯
合國海洋法會議(UNCLOSⅢ)歷時9年(1973—1982),11個會期,15次會議,才達成的重大成果。
這一公約已經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了。公約計分為17部分、446個條文,另有9個附件,
將海洋所有相關的問題,基本上都規范在內了,十足可以稱為一部《海洋憲章》。
從1996年5月15日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批準《聯合國海洋
法公約》,同年6月7日中國正式向聯合國遞交批準書以來,這部世界的海洋憲章,已經對中國產生
了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這些年來,中國學術界對于《公約》的了解和研究仍然有限;在若干相關
的國內法令規范上,也仍然與《公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在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基礎上,為改善有關深海探礦的規范,1994年7月28日聯
合國再通過了一部《關于執行1982年12月10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十一部分的協議》。到了
1995年8月4日,聯合國各會員國為了解決公海生物資源被過度捕撈的問題,又通過了另一項
~1982年12月10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養護和管理跨界魚類種群和高度洄游魚類種群的規
定執行協議》。
關于這兩項補充協定,1994年《第十一部分協議》已經于1996年7月28日正式生效了;而中
國是在生效之前的1996年6月7日,就已經連同前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同向聯合國遞送了批
準書。換言之,中國作為聯合國認可的7個深海探礦“先驅國家”之一,已經正式接受了這一協定的
拘束力。至于1995年《魚類種群協定》,雖然它也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生效了,不過中國迄
今尚未批準這一《魚類種群協定》。因此就中國而言,這一項《魚類種群協定》還不具備法律上的拘
束力。不過,由于這一協定已經有50余國正式批準或加入了,它的重要性已然無可置疑。中國遠
洋漁業的發展也必然會受到這一《魚類種群協定》的影響。
綜上所述,聯合國有關海洋法的三個公約,分別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94年《第十
一部分協議》以及1995年《魚類種群協議》。雖然這些公約的文本都可以在聯合國的網站上取得,
但是,由于篇幅較大,文字浩繁,原文艱澀難懂,查閱起來,很是困難。這本工具書填補了這一困難,
不但將這三項聯合國有關海洋法的基本公約中英文條文,分頁逐條對照刊出,并且針對這三項公
約,編制了詳盡的中英文索引。讀者只要按照書中的“索引使用法”,核對相關的關鍵字詞,無論依
據中文或英文,都可以迅速找到所有相關的法律條文。相信對于研究、應用聯合國三項海洋法公約
的讀者們,會有一定的協助。
本書前曾于2001年在臺灣以繁體字出版,現在經過更新,在大陸以簡體字出版,希望對中國的
海洋發展事業稍稍發揮一點助力。廈門大學法學院趙蓓蓓同學對于本書的校對工作出力甚多;廈
門大學出版社的施高翔編揖對于本書的編排出版,貢獻極大,僅此一并表示感謝。如果書中內容還
有任何錯漏之處,還盼讀者們不吝賜告,以便未來進一步修正。謝謝。
總計375頁
注:中英文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