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9831
- 書名:《月旦法學》刑事法判例研究匯編
- 作者:趙秉志主編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16年7月
- 入庫時間:2016-8-9
- 定價:139元
- 特價:111.2元,80折,省27.8元!
圖書內容簡介
由臺(tai)灣元照(zhao)(zhao)出(chu)(chu)版公(gong)司(si)出(chu)(chu)版的(de)《月(yue)旦(dan)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雜志(zhi)》在兩岸(an)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界頗具影響力(li)。2011年(nian)為《月(yue)旦(dan)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雜志(zhi)》出(chu)(chu)版200期(qi)紀念,兩岸(an)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界名(ming)人發表文章祝賀。本(ben)書(shu)聯系(xi)北(bei)師(shi)大刑(xing)科(ke)院著名(ming)刑(xing)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者高銘暄為學(xue)(xue)(xue)術(shu)顧(gu)問,著名(ming)刑(xing)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者趙秉志(zhi)教授擔任主編(bian),將《月(yue)旦(dan)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雜志(zhi)》200期(qi)中刊(kan)載的(de)臺(tai)灣著名(ming)刑(xing)事(shi)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者撰寫的(de)刑(xing)事(shi)法(fa)(fa)(fa)(fa)(fa)判例,選(xuan)摘與大陸(lu)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教學(xue)(xue)(xue)與司(si)法(fa)(fa)(fa)(fa)(fa)實(shi)踐(jian)有(you)借鑒意義的(de)判例分析,匯(hui)編(bian)整(zheng)理成冊。 大陸(lu)及臺(tai)灣同屬成文法(fa)(fa)(fa)(fa)(fa)的(de)大陸(lu)法(fa)(fa)(fa)(fa)(fa)系(xi),兩岸(an)學(xue)(xue)(xue)術(shu)交流日益頻繁(fan)。本(ben)書(shu)內容是兩岸(an)法(fa)(fa)(fa)(fa)(fa)學(xue)(xue)(xue)資(zi)(zi)源合作的(de)一種新的(de)嘗試,從元照(zhao)(zhao)出(chu)(chu)版公(gong)司(si)所擁有(you)的(de)學(xue)(xue)(xue)術(shu)資(zi)(zi)源中有(you)所選(xuan)擇,為我所用,定會起到良好的(de)學(xue)(xue)(xue)術(shu)聲譽及獨家的(de)市(shi)場資(zi)(zi)源。
圖書目錄
總 則 篇
一、 犯罪構成
(一) 犯罪主體
心神喪失與精神鑒定 ——評臺灣地區高等法院1998年上字第3605號判決張麗卿
(二) 犯罪主觀方面
直接與間接故意之區分 ——“最高法院”2005年臺上字第5458號判決之探討徐育安
刑事醫療過失探微 ——從一個案例說起林東茂
論醫師的說明義務與親自診察義務 ——評2005年臺上字第2676號判決王皇玉
論急救與建議轉診義務 ——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07年醫上訴字第3號刑事判決評釋王志嘉
自殺責任 ——評“最高法院”2005年臺上字第720號刑事判決關尚勇
整形美容、病人同意與醫療過失中之信賴原則 ——評臺北地院2002年訴字第730號判決王皇玉
(三) 犯罪客觀方面
構成要件該當性之法律適用 ——評析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05年重上更(五)字第127號判決和“最高法院”2006年臺上字第695號判決鄭逸哲
難以確定“客觀可避免性”,就不應展開“不純正不作為構成要件該當性”審查
——評析“最高法院”2011年臺上字第32號判決鄭逸哲0
(四) 正當化事由 竊盜被害人之財務追回權與正當防衛
——評“最高法院”2002年臺上字第4003號判決王皇玉0
二、 犯罪形態
“中止犯”屬應減的“可罰未遂犯”
——評析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07年上訴字第2925號暨“最高法院”2008年臺上字第364號刑事判決鄭逸哲
分 則 篇
一、 危害公共安全罪
酒測0.91毫克竟也無罪 ——評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10年交上易字第246號刑事判決張麗卿
二、 破壞市場秩序罪
論商業判斷法則于背信罪之適用妥當性
——評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007年金上重訴字第1號判決蔡昌憲 溫祖德
只有一家別無分號 ——評臺北地方法院2004年自字第15號判決張麗卿
三、 侵犯公民權利犯罪
刑法上死亡之認定 ——評“最高法院”2006年臺上字第1692號判決王皇玉
評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07年上易字第2020號“強制罪”刑事判決
——兼論病人生命身體法益的處分與醫師緊急救治義務王志嘉
“刑法”第315條之一既未遂之認定
——臺灣地區高等法院高雄分院2010年上易字第743號判決王皇玉
未成年人的醫療決策與生育自主權
——“最高法院”2006年臺非字第115號、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02年上訴字第2987號刑事判決評釋王志嘉
解剖誹謗罪之構成要件 ──評析臺灣地區高等法院1998年上易字第6229號判決鄭逸哲
四、 侵犯財產犯罪
強盜預備罪與放棄續行犯罪的刑法評價 ——評南投地方法院2009年度訴字第88號刑事判決許恒達
強盜罪與詐欺罪的難題 ——評“最高法院”2000年臺上字第852號判決張麗卿
“刑法”第329條準強盜規定之剖析及其適用
——評析“最高法院”2002年臺上字第5995號判決、臺中高分院2002年上訴字第1156號判決和臺中地院2002年訴字第114號判決鄭逸哲
溢領借款的詐欺 ——評臺北地院2003年自字第17號判決李圣杰
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4條與“刑法”第315條之1的適用疑義
——兼評“最高法院”2005年臺上字第5802號判決、高等法院臺南分院2002年上訴字第1153號判決與2005年上更(一)字第592號判決王皇玉
三角詐欺之實務與理論
——“最高法院”2006年臺上字第740號及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10年上易字第2187號判決評析徐育安
侵占構成要件乃純正不作為身份犯構成要件 ——評臺灣地區高等法院2003年上易字第2705號判決鄭逸哲
五、 妨害社會秩序犯罪
復印件(影印)在偽造文書罪之相關問題
——評“最高法院”2001年臺上字第3261號判決及相關實務見解吳耀宗
論偽造文書罪之“足以生損害于公眾或他人”
——評“最高法院”2005年臺上字第1582號判決及相關實務見解吳耀宗
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評“最高法院”2002年臺上字第2431號裁判及相關實務見解吳耀宗
泄露使用電腦知悉秘密罪的保護射程 ——評臺中高分院2009年上訴字第1319號刑事判決許恒達
資訊安全的社會信賴與“刑法”第359條的保護法益 ——評士林地方法院2010年訴字第122號判決許恒達
遲來的解釋 ——臺灣地區桃園地方法院1999年易字第2002號刑事判決評釋葛 謹
程 序 法 篇
私人不法取得證據應否證據排除 ——兼評“最高法院”2003年臺上字第2677號判決吳巡龍
不自證己罪于非刑事程式之前置效力 ——評2007年臺上字第7239號判決及相關裁判林鈺雄
留置裁定要件之相關問題 ——評大法官會議解釋第523號解釋等黃朝義
偵查中之羈押審查
──臺中地院2001年訴字第1022號裁定、臺灣地區高院2002年抗字第90號及2000年抗字第361號裁定陳運財
徐自強擄人勒贖殺人案評析 ——評“最高法院”2003年臺非字第242號等相關判決何賴杰 黃朝義 李茂生
承受訴訟違法 ——“最高法院”2002年臺上字第5042號刑事判決評釋葛 謹
醫療刑事訴訟認罪協商的實證研究 ——從臺南地方法院2004年簡字第2351號刑事判決出發林萍章
初探醫療秘密與拒絕證言權 ——從歐洲人權法院之Z v. Finland判決(艾滋病患案)談起林鈺雄
刑事醫療訴訟審判之實務與改革 ——兼評“最高法院”2007年臺上字第4793號判決 張麗卿
主題詞索引